直播带货风险
搜索文档
大主播都不想搞直播带货了
36氪· 2025-05-13 10:40
行业核心观点 - 直播带货行业自2025年起风向发生显著变化,头部主播直播频率降低,行为趋于低调 [1][2] - 行业格局正从依赖头部大主播向矩阵化、品牌化及娱乐直播等多元化模式演变 [15][20][23] - 直播带货模式本身依然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先进性,是电商的主战场,不会被封禁 [28][29] 头部主播行为变化及原因 - 头部主播和明星主播直播带货次数越来越少,部分网红宣称将退出直播 [1][2] - 主播一举一动在短视频时代被高度关注,个别言论或行为易被断章取义并无限放大,招致持续攻击 [2][3][4][5] - 头部主播单日销售额可达几千万甚至几个亿,巨大的商业利益导致其容易招致利益受损方的报复,如恶意退款、多拍、举报等 [6][7][8] - 产品质量问题是行业普遍隐患,主播缺乏专业辨别能力,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如年带货额达十几个亿),被投诉举报的风险显著增加 [10][11][12][13] 行业风险与应对策略 - 头部主播个人长期曝光存在高风险,一旦因个人问题被封禁将导致巨大损失,隐退或减少曝光被视为一种风险规避策略 [14][15] - 行业通过建立MCN机构、收徒、打造矩阵账号等方式分散流量和风险,确保在主账号或核心人物无法直播时,其他账号仍能维持业务 [15][16][17][18] - 娱乐直播模式风险相对较低,因其收入主要来自打赏,不直接涉及商品交易和竞品关系,不易引发眼红或抵制 [20] 平台角色与行业演变 - 平台早期为培养用户电商习惯,会向大主播直播间提供流量扶持和超低价产品,但当平台认为其阶段性使命完成后,扶持力度可能减弱 [21][22] - 大主播减少直播频率,平台扶持重点转移,为中小商家带来了更多机会 [30]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单纯依赖个人影响力的直播带货模式可持续性存疑,行业趋势是向品牌化转型,通过创立自有品牌或联营品牌,建立不依赖于特定主播或平台的销售渠道 [23][24][25] - 直播带货模式本身具有强大生命力,未来依然是电商主战场,但从业者需注重培养新团队、开拓新业务,构建更稳健的商业模式 [26][27][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