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2024-2005年上市公司动态能力数据(吸收、创新、适用能力)
搜狐财经· 2025-07-27 12:01
数据内容概述 - 资料名称:2024-2005年上市公司动态能力数据,涵盖创新能力、吸收能力和适应能力三种动态能力指标 [1] - 数据范围:参考C刊《证券市场导报》莫冬燕(2023)的研究方法,企业适应能力通过研发、广告和资本支出强度的变异系数衡量,变异系数越小适应能力越强 [1] - 资料范围:包含6万多个样本观测值,涉及5688家企业,提供原始数据、处理代码和最终动态能力处理结果 [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数据来源:通过Python软件从巨潮网爬取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利用文本分析统计大数据相关关键词频次并作对数化转换,作为企业大数据技术应用水平(BD)的衡量指标 [3] - 数据处理:创新能力(Innov)通过研发支出强度和发明专利数量标准化后求和衡量,吸收能力(Absorb)直接采用研发支出强度(研发支出/营业收入) [4] - 数据更新:2024年数据已更新,由专业老师整理,确保百分百真实准确,无售后问题 [2] 研究方法与模型 - 变量定义:控制变量包括资产负债率(Lev)、总资产回报率(Roa)、总资产周转率(Turn)等,同时控制行业和年度效应 [5] - 模型设定:检验大数据技术应用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REM)的影响,构建模型REM = β0 + β1BD + Ctrls + Indus + Year + ε,预期BD系数显著为负 [5] - 交互作用检验:在模型中加入企业动态能力与大数据技术应用的交互项,以分析动态能力的调节作用 [5] 数据示例 - 示例数据:以股票代码000012(南玻A)为例,展示2014-2024年吸收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具体数值,如2024年创新能力为1.554845,适应能力为-0.83319972 [6] - 数据特点:动态能力指标逐年变化,如南玻A的创新能力从2014年的0.63958496提升至2024年的1.55484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