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投资诈骗

搜索文档
“首富爱上女保洁”?先骗投资人
搜狐财经· 2025-08-16 14:13
短剧投资骗局案例 - 王志红通过"沐歌短剧"App投资10万元,承诺100天后获得28.9万元回报,但最终无法提现[1] - 诈骗手法包括伪造公司红章和冒用友邦保险担保,初期允许小额提现获取信任后卷款跑路[1][4] - 案件已符合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公安局立案侦查[5] 短剧行业现状 - 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收入[1] - 截至2025年6月中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26亿[7] - 行业呈现"高流量、低门槛"特性,被不法分子滥用进行诈骗[9] 常见诈骗模式 - 虚假短剧投资平台:伪造项目或冒用正规公司名义吸引投资[7] - 承诺虚假投资收益:假冒知名公司招商,承诺年化收益1095%[8] - 传销式推广诈骗:通过拉人头分佣模式运作,最终平台崩盘[8] 正规短剧投资模式 - 投资流程包括剧本评估、可行性分析、立项、预算制定等环节[12] - 常见投资模式包括全投模式、对投模式和跟投模式[13] - 盈利模式涵盖付费充值、平台分账、广告植入、版权买断等[13] 投资风险与纠纷 - 个人投资者处于信息劣势,常遭遇本金回收困难和收益不透明[16] - 部分招募方虚增项目总投资额,稀释投资者权益比例[17] - 民事纠纷与刑事诈骗界限模糊,关键看主观意图和行为性质[18] 行业监管与责任 - 广告发布者有义务核实广告内容真实性,未尽审查义务需担责[19] - 被冒用名义的企业如银行和保险公司不直接担责,但提供担保需承担责任[18] - 北京天行沐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表示名字被冒用并已报警[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