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顶层设计

搜索文档
事关社保、教育、医疗、养老、托育服务,中央十大举措进一步改善民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22:04
政策框架与核心内容 - 中央首次出台民生领域综合性文件《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提出十条具体意见,涵盖社保、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领域 [1][3] - 政策围绕"公平、均衡、普惠、可及"原则,重点包括扩大社保覆盖、加强低收入帮扶、优化公共服务、推动教育资源提质等 [2][6] - 明确要求各地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完善教育、卫生、社保等重点领域支持政策 [1] 社会保障领域 - 社保覆盖目标: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全面取消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 [2][6] - 截至2024年底,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0.7亿人、2.5亿人和3亿人,其中平台从业人员参保超1000万人 [6] - 改革措施:优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设置,完善多缴多得机制,推进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 [6] 教育与公共服务 - 教育扩容: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重点改善县域高中条件,逐步提高优质高校本科招生规模 [2][5] - 公共服务调整:推行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推动3亿非户籍城镇常住人口平等享受权利 [8][9] - 高等教育资源向中西部人口大省倾斜,县域常住人口7.48亿人(占总人口52.9%)将作为城乡一体化服务单元 [8][9] 消费与经济增长联动 - 2024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4.5%,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46.1%,民生服务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特点 [4] - 发展养老托育、文化体育、家政等服务可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形成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4][10] 低收入群体帮扶 - 动态监测机制:运用大数据比对与实地摸排结合,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 [7] - 制定低收入人口认定办法,健全社会救助兜底制度,确保应保尽保 [2][7] 医疗与健康服务 - 完善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机制,制定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满足多层次用药需求 [2] - 对连续参保和零报销人员提高次年大病保险支付限额,强化医保筹资与收入挂钩机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