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能力
搜索文档
中俄免签的副作用还是来了,大批俄罗斯人来到中国后,给两国的社会治理能力带来了考验
搜狐财经· 2025-10-03 04:36
政策影响与市场反应 - 中俄试行免签政策实施后,莫斯科至中国机票搜索量在政策宣布半小时内暴涨一倍[3] - 政策实施前半月至八个月期间,浦东机场边检站数据显示俄罗斯入境人次同比增长56%[3] - 边境城市早餐店等小型商户业务量显著增长,例如包子日销量达到两百份[3] 消费与服务行业变化 - 绥芬河中医院的拔罐、按摩等服务需求旺盛,预约已排至两周后[3] - 餐饮业出现文化适应新需求,有俄罗斯顾客提出早餐喝伏特加的需求,与店内禁酒规定产生冲突[5] - 婚介行业跨国相亲成功率显著提升,中国男性不酗酒、工资上交、愿意带娃成为吸引俄罗斯女性的三大因素[3] 金融与支付系统挑战 - 俄罗斯银行卡与中国移动支付系统尚未完全互通,导致大量交易依赖现金结算,制约消费升级并带来安全隐患[6] - 卢布汇率波动剧烈,中国商家面临汇兑损失风险,部分商户开始拒收卢布[6] - 木材商人等中小企业主遭遇卢布兑换难题,影响工资发放等正常经营[5] 教育与医疗资源压力 - 哈尔滨国际学校迎来大量俄罗斯学生家长咨询,但教室数量有限、俄语教师紧缺,部分学校需将会议室改为临时教室[6] - 市医院急诊科因语言障碍和医疗费用结算问题面临接诊压力[5] - 一些中国家长对国际学校教学氛围变化表示担忧[6] 长期战略机遇 - 婚介所数据显示42%的俄罗斯年轻女性愿意考虑与中国男性交往[8] - 俄罗斯国家杜马委员公开表示对等免签可能带来积极人口流动[8] - 免签政策开启文化共融与社会协作实验,其价值在于长期民间交往深化而非短期经济收益[9]
陕西实现省市县三级调解协会全覆盖
陕西日报· 2025-05-06 06:58
调解协会实现全域覆盖,是陕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不仅填补了基层调解工 作的组织空白,还通过规范化建设推动全省调解工作向纵深推进,标志着陕西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机制、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为全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调解体系,陕西积极推动调解工作从"单一处置"向"多元共治"升级, 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各级协会探索建立"调解+网格""调解+普法"等融合机制,依托微信小程序等线 上平台,实现矛盾纠纷"一网受理、分级调处、全程跟踪";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协调联动等机制,定期 开展调解员培训、案例研讨及调解员等级评定等,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纠纷联调的工 作合力。随着相关工作的推进,全省培育出"勤莉调解工作室""老兵调解室""说事堂"等特色调解品牌, 涌现出樊九平、赵耀文等一批模范人民调解员。 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按照《陕西省调解协会工作规划(2025—2027年)》安排,在 全省开展调解协会"规范管理年"行动,推动三级调解协会在标准化建设、提升队伍能力、完善保障机制 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陕西样板。(记者:陶玉琼) "近日,随着最后一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