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
icon
搜索文档
宏观眼中的“水牛”
2025-08-13 22:53
宏观视角与金融周期分析 - 当前股市隐含PMI和PPI增长水平高于市场预期,显示经济基本面与市场预期背离[1] - 金融周期下半场中,美国通过政府加杠杆、宽财政、降利率和房地产救助等措施改善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推动股市配置增加[1][3] - 日本90年代因政府加杠杆不足导致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长期未改善,股市复苏缓慢[1][5][7] - 中国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目前平稳,房地产拖累减弱、政策关注度提升、科技进步为股市提供支撑[1][9] 国家政策对比与影响 - **美国政策特点**: - 2009年后快速降息至零利率,财政赤字率连续三年超8%[4][8] - 量化宽松(QE)和房地产救助(降息、免除利息、重谈本金)显著改善私人部门负债[3][4] - **日本政策不足**: - 降息耗时5-6年,财政赤字率提升至6%耗时8年,政策反应滞后[8] - 1998年后才开始处理银行债务,私人部门杠杆率下降缓慢[6][7] - **中国政策现状**: - 政府加杠杆斜率平缓,家庭和非金融公司杠杆率未明显下降[9] - 2024年出台924政策、降息等托底措施,政策出台时机对经济影响显著[10][11] 中国当前经济与市场动态 - **积极因素**: - GDP中地产相关行业贡献下降,家电与房地产销售相关性减弱[9] - 政策关注度指数上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楼市、股市次数增加)[9] - 家庭部门低风险资产(国债、理财)占比高,高风险资产(股票、基金)配置空间大[12] - **挑战与对策**: - 私人部门还本付息压力高,需财政政策(提振消费、社保支持、债务化解)优先于货币政策[13][14] - 央行扩表空间较大(相比美日扩表力度有限),可作为降息外的补充工具[15] 市场情绪与可持续性 - 短期情绪受两融杠杆资金突破2万亿支撑,但占股市市值比例仍低[16] - 长期股市上涨可持续性依赖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改善及科技进步动力[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