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补贴

搜索文档
四川加大政策、技术、模式的支持和创新力度 让农户种粮有赚头有奔头
四川日报· 2025-07-09 08:24
政策支持 - 种粮补贴政策覆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和种粮大户补贴 [6][7] - 中央财政每年安排四川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约66亿元,亩均补贴约120元 [7] - 中央财政每年安排四川稻谷补贴资金9.6亿元,亩均补贴约70元 [7] - 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实行定额补贴,补贴额不超过上年同档次产品市场销售均价的30% [7] - 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金额分别达到1100元/亩、800元/亩、700元/亩 [7] - 2024年四川种粮大户补贴标准提高到成都平原区100元/亩、丘陵山地区200元/亩 [8] 技术应用 - 四川发布19项粮油作物主推技术、26个主推品种 [6][9] - 杂交稻高产高效机插栽培技术将成苗率提高到80%以上,节约10%-15%肥料使用量,亩均增收300元 [9] - 杂交稻机械化精准条播育插秧技术节约播种量35%以上,产量提高6.7%,综合效益提高95.6元/亩 [9] - 西南冬麦区小麦大面积抗逆丰产高效生产技术每亩节约成本120元以上 [9] - 优质专用品种供给从2012-2017年的55个提升到2018-2023年的578个 [10] - 四川良种覆盖率、技术到位率均达到95%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55%提高到2023年63.9% [10] 经营模式 - 四川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农民合作社达9028个,服务小农户227万余户,占服务对象总数89% [6][11] - 农业社会化服务可降低亩均生产成本30%以上,增产约10% [11] - 涌现出"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和"订单收购+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 [12] - 2023年四川农民合作社入社成员户均从合作社获得直接收益超1200元,家庭农场带动89万人就业 [12] 经济效益 - 2024年四川种粮面积超30亩的种粮大户数量达到4.2万户 [6] - 种粮大户7000亩小麦平均亩产800斤,粮价1.2元/斤,总收入670多万元,扣除成本后收益100万元 [8] - 种粮大户500多亩水稻售价1.7元/斤,亩产1000斤,扣除1000元/亩成本后纯效益达700元/亩 [10]
芒种时节的成都平原 听新老农人聊种粮经
四川日报· 2025-06-06 09:12
农业生产与技术创新 - 永丰村参加"天府粮仓·百县千片"高产竞赛,目标稻谷亩产850公斤 [3] - "95后"新农人王仕钦经营1500亩水稻,目标亩产至少800公斤 [3] - 四川启动"天府良机"行动,聚焦丘陵山区农机化痛点,去年农业综合机械化率提高约6个百分点 [11] - 四川发布50个农业主导品种和84项农业主推技术,均为高产竞赛中表现优异的品种和技术 [11] - 全省首个夏繁基地天府夏繁(马尔康)现代种业园投入使用,本土新品种选育中试时间缩短一半 [11] - 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建成投用,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成都粮油作物试验基地和万安实验室在成都揭牌 [12] - 四川组建354个专家服务团,3万多名农技人员下沉一线指导生产 [12] 耕地保护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 崇州市通过"政府补贴+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方式,改造350亩低产低效园地和经果林为耕地 [6] - 永丰村通过腾退低产低效园地、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增加耕地面积240亩 [6] - 四川全面推行田长制,建立五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将田长制落实情况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 [6] - 四川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由3000元/亩提高至6000元/亩,力争2030年前把全省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7] - 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灌排体系,使永丰村在春旱背景下仍按时完成水稻秧苗移栽 [6] 粮食种植政策与激励措施 - 四川实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将粮食播栽面积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8] - 《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条例》实施,明确高标准农田种植用途管控措施 [8] - 四川对成都平原区和丘陵山地高原区实施种粮大户差异化补贴政策,丘陵山地高原区补贴标准提高至200元/亩 [9] - 四川实现种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 [9] - 永丰村创新推出"稻-菜""稻—药—菜"等新模式,每亩土地年产值稳定在万元以上 [9] 粮食产量与面积 - 2022年以来,四川每年粮食播栽面积稳定在9600万亩以上 [10] - 去年全省每亩粮食增产4.1公斤,带动全省粮食总产攀升至历史新高的726.8亿斤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