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学好奇心
icon
搜索文档
中学教师持续15年拍摄太阳轨迹,物理学家为何被震撼?
第一财经· 2025-07-10 11:20
艺术创作方法 - 使用针孔相机持续15年拍摄太阳轨迹,最长单次曝光时长达3年[1][3] - 自制40余台针孔相机并以光学科学家命名,首台命名为"墨子"[4] - 通过四台相机分别记录1天/2天/3天/半年轨迹,呼应"道生万物"理念[4] - 创新采用110度广角针孔相机同步捕捉太阳轨迹与地面建筑[6] 科学观测发现 - 精确记录冬至37度与夏至84度的太阳仰角,春分秋分呈现直线轨迹[6] - 通过《两季》系列作品呈现秋分至春分的太阳弧度渐变过程[11] - 发现阴雨天气导致轨迹中断,风力影响水面倒影形态[11] 技术实验突破 - 早期相机密封问题导致霉变,后期主动控制空气渗漏形成时间痕迹[11] - 首次年度拍摄失败后改进技术,最终实现年度曝光成像[12] - 三年期拍摄中利用磁铁生锈与粉尘形成银河状视觉效果[12] 艺术哲学理念 - 创作受《针孔摄影》启发,强调时间积累与忍耐的价值[14] - 通过显影过程建立个体与宇宙的联结感[14] - 此前持续20年记录女儿成长与古城变迁,体现长期主义[14] 社会教育意义 - 作品被物理学教授评价为"直观体验科学知识的典范"[8] - 弥补传统科学教育中"体验"维度的缺失[8] - 展览《逐日者》通过艺术形式传播天文现象认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