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报国
搜索文档
从无交集,他们为何送别杨振宁
科技日报· 2025-10-28 09:48
"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周五。和每个周五一样,可以上学上班。但送别杨振宁先生,是一件独一无二的事。" 王东峰牵着孩子的手,站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外的队伍里。他们随着长长的人流缓缓移动。小男孩手里捧着一束白花,卡片上写着"杨爷爷,我们永远怀 念您",落款是孩子的名字。 10月24日上午9时,天气阴沉,北京的气温已是个位数。八宝山革命公墓外,车流人流不息,接送人员的大巴车沿着马路延伸,一眼望不到头。 10月24日上午,八宝山革命公墓外。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摄 公墓的几个大门前都排起长龙,人们身着素衣,手拿印有讣告的白纸,远远望去像一条条漂着白花的黑色河流。 他们来到这里,做这件唯一的事——送别。 当天上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 行。 10月18日,这位"纯粹的科学家、坚定的爱国者"在北京逝世,走完103岁的科学人生。 之后,在他倾力创办的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在他的出生地安徽合肥四古巷,在他工作过33年的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在他任教多年的香港中文 大学……人们送上花束,留下卡片,以各种方式寄托追思。 杨振宁或许是他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