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

搜索文档
科技赋能“百千万工程”,政校企聚力共建国家级农高区
南方农村报· 2025-07-04 21:36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 会议聚焦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1+N"绿色产业集群培育和"高校+校友+地方"协同发展新模式,探索科技赋能乡村振兴路径[3][4] - 广东省科技厅强调以科技赋能为引擎、政企协同为纽带,深化校地资源整合,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8][9] - 华南农大与河源市签署新一轮合作协议,构建"科技特派员+企业+农户"一站式创新帮扶模式[13] 政校企合作共建农高区 - 会议围绕华南农业大学与河源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展开深度研讨,锚定国家级农高区建设目标[7][10] - 河源市加速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期待在关键技术攻关、产业链延伸等领域深化合作[15] - 灯塔盆地农高区以丝苗米、油茶、预制菜等"1+N"产业集群为核心发展绿色低碳农业[23] 科技特派员成果转化 - 河源与华农构建"科技特派员-永根科技站-新农院分院"三级服务体系,累计派出160名省级科技特派员,转化科技成果72项,建成示范基地45个[28][29] - "紫金蝉茶"品牌价值突破10亿元,"华航香银针"成为全省唯一超级稻常规丝苗米品种[30] - 东源县义合镇帮扶案例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31] 校友企业协同创新 - 20余家华南农业大学校友企业与农高区管委会展开深度座谈,构建"高校+校友+地方"协同发展新模式[33][34] - 校友企业将在种源攻关、智能装备研发、农产品精深加工、低碳农业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35][36] - 华南农业大学提出"产业升级、平台赋能、人才强基"三位一体推进策略,重点发展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等产业集群[37][38]
当好科技与田野的桥梁(编辑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6-27 06:00
张焰指导村民在麦地里套种辣椒"一举两得",黄献光在产业链上开展数字农业科技示范,余成群为高原 牧民培育牧草新品种,陈力全帮助村里设计乡村文化品牌……虽然所处地域不同,开展的服务内容不 同,但他们有个共同的身份——科技特派员。 当前,城乡、区域发展仍不平衡,农业科技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广大科技特派员、 农技推广人员仍要继续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把先进适用技术、产业发展思路送到农民手中,推动科技 成果在生产实践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要看到,让人才和乡村共同成长,不仅要"帮"更要"育",注重 培育本土人才,让更多掌握实用农业技术的农民成为驻守在生产一线的乡土人才,让乡亲们从依靠科技 特派员到成为"科技特派员",广袤田野定会涌动新的活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前景定会更为可期。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27日 18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更离不开人才。科技特派员制度实行20多年来,一批批"科特派"带着知识、 技术、管理经验走进乡村,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科技兴农的种子撒播在田间沃土,心贴心了解农民 所急所盼,手把手传授农民所需所求,做给农民看、 ...
听科技特派员讲下乡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6-27 06:00
农业科技推广 -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麦椒套种面积达44万亩,王岗镇占9万亩,小麦收割后秸秆覆盖田间可保墒抑草 [3] - 科技特派员张焰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使临颍县95%麦椒套种耕地应用该技术,干辣椒亩产从500多斤提升至700斤 [4] - 张焰团队在临颍县已推广科学施肥及整地技术1.8万多亩,种植户介中山采用技术后亩产干辣椒670斤、小麦1100斤 [3][5] 数字农业应用 - 福建省光泽县联农合作社引入"福香占"籼稻和"福瑞鲤2号"鱼苗,配套无人机播种、"AI虫情哨兵"等数字技术,带动7个村发展稻渔产业1500亩 [7][8] - 数字稻渔模式使合作社年销售额从502万元增长至717万元,年均增速超14%,物联网运鱼车实现活鱼运输全程监测 [8] - 该模式已推广至福建省6个设区市30个村,仁厚村成为省级"科技村落"和乡村振兴示范村 [9] 高原草业发展 - 科技特派员余成群团队选育5个高原牧草品种,制定8项种植技术规程,指导饲草种植面积10万余亩 [12][13] - 技术推广示范带动50万亩饲草种植,近万户农牧民户均年增收3000元,研发25项西藏牧草产业化技术规范 [13][14] - 团队攻克野生牧草驯化、种子繁育等关键技术,在西藏74个县区推广,行程超百万公里 [14] 乡村文旅融合 - 科技特派员陈力全在麻蓬村打造"侠义麻蓬"文化品牌,设计武侠元素香锤包装,首单销售2000个,带动村民年增收5000元 [16][17] - 策划金庸武林大会吸引60余支代表队、2000多名游客,推动建设生态科技农业园和民宿配套 [17][18] - 计划升级"武林大会"为四省边际品牌赛事,申报"十三太保拳"省级非遗,强化文旅名片 [18]
农业科技特派员(轻骑兵)4月报 | 广东春耕科技赋能新实践:多维度护航稳粮保供
南方农村报· 2025-05-30 20:31
农业科技赋能春耕生产 - 全省围绕"稳粮保供"核心目标,以农业科技为驱动力,构建覆盖生产全链条的春耕保障体系 [25][26][27][28][29][30][31] - 通过科技特派员下沉服务、机械化技术推广、绿色农业实践、产业协同联动等创新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31][32][33][34] - 广州、韶关、东莞等多地通过科技赋能与机制优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32][33][34] 科技特派员服务机制 - 全省以"需求导向、精准服务"为原则,推动农业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 [35][36] - 构建覆盖选种、种植、管护到采收的全周期服务体系 [37] - 广州市累计出动农业科技特派员3434人次,开展技术服务853次,解决技术需求1292项 [38][39] - 清远市引入抗病品种筛选、无人机飞防等新技术,推动丝苗米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 [43][44][45]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 - 重点推广水稻插秧、收割等环节的机械化技术 [50][51][52] - 韶关市通过高速插秧机作业展示,预计可增产15%以上,机收损失率从3%降至1.5% [53][54][55][56][57][58][59][60][61] - 东莞市引入新型插秧机后单机日作业量达40亩,较人工插秧效率提升30倍 [62][63][64][65] 绿色农业实践 - 汕尾市建立"病虫侦察—精准施药—生态调控"三位一体防控模式,减少化学农药用量30%以上 [66][67][68][69][70] - 汕头市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专项指导,将氮肥使用量降低20% [71][72][73][74][75][76] 特色产业赋能 - 桥头镇优化粉葛留蔓、引蔓技术,使单株产量提高12%,并开发葛粉深加工产品,推动产值增长25% [84][85][86][87] - 道滘镇卓越花卉公司引入朱顶红花期调控技术,实现反季节开花,产品单价提升40%,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103][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