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技术

搜索文档
威海多措并举提升农业用水效率与抗灾减灾能力
齐鲁晚报网· 2025-07-01 12:08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威海市2019年以来建设各类水源工程和灌溉设施1949座,包括塘(坝)591座、农用井617座、泵站619座、蓄水池122座,有效收集地表水为农业生产储备水源 [1] - 通过水利设施建设突破山多地少、水资源短缺限制,解决农业生产用水问题,实现"水田协同" [1] 高效节水技术推广 - 依托高标准农田项目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8.1万亩,年节水量约500万立方米 [1] - 在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和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上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累计推广面积达45万亩 [1] - 与传统灌溉相比,大田作物节水30%以上,经济作物节水50%以上 [1] 农田排水系统整治 - 制定农田沟渠修复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已完成农田沟渠体系分布和积水受淹情况摸底调查 [2] - 计划三年内疏浚农田沟渠43.25公里,打通排水"最后一公里" [2] - 推动现代水网向田间地头延伸,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 [2]
听科技特派员讲下乡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6-27 06:00
农业科技推广 -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麦椒套种面积达44万亩,王岗镇占9万亩,小麦收割后秸秆覆盖田间可保墒抑草 [3] - 科技特派员张焰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使临颍县95%麦椒套种耕地应用该技术,干辣椒亩产从500多斤提升至700斤 [4] - 张焰团队在临颍县已推广科学施肥及整地技术1.8万多亩,种植户介中山采用技术后亩产干辣椒670斤、小麦1100斤 [3][5] 数字农业应用 - 福建省光泽县联农合作社引入"福香占"籼稻和"福瑞鲤2号"鱼苗,配套无人机播种、"AI虫情哨兵"等数字技术,带动7个村发展稻渔产业1500亩 [7][8] - 数字稻渔模式使合作社年销售额从502万元增长至717万元,年均增速超14%,物联网运鱼车实现活鱼运输全程监测 [8] - 该模式已推广至福建省6个设区市30个村,仁厚村成为省级"科技村落"和乡村振兴示范村 [9] 高原草业发展 - 科技特派员余成群团队选育5个高原牧草品种,制定8项种植技术规程,指导饲草种植面积10万余亩 [12][13] - 技术推广示范带动50万亩饲草种植,近万户农牧民户均年增收3000元,研发25项西藏牧草产业化技术规范 [13][14] - 团队攻克野生牧草驯化、种子繁育等关键技术,在西藏74个县区推广,行程超百万公里 [14] 乡村文旅融合 - 科技特派员陈力全在麻蓬村打造"侠义麻蓬"文化品牌,设计武侠元素香锤包装,首单销售2000个,带动村民年增收5000元 [16][17] - 策划金庸武林大会吸引60余支代表队、2000多名游客,推动建设生态科技农业园和民宿配套 [17][18] - 计划升级"武林大会"为四省边际品牌赛事,申报"十三太保拳"省级非遗,强化文旅名片 [18]
河南:夏播基本结束,秋粮面积稳定在7600万亩以上
快讯· 2025-06-21 07:38
夏播进度 - 截至6月20日累计夏播面积8821万亩,占预计面积的98% [1] - 除部分晚播大豆、杂粮和倒茬蔬菜外全省夏播基本结束 [1] - 小麦收获期较往年提前3至5天为秋粮早播赢得时间 [1] 秋粮种植 - 全省秋粮种植面积稳定在7600万亩以上 [1] - 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展开与常年进度总体相当 [1] 农业机械化 - 全省投入播种机械85万台 [1] - 单粒精密播种机械8.7万台,新增1.9万台 [1] - 加装北斗辅助驾驶系统拖拉机4.03万台,新增5000台以上 [1] 播种技术 - 单粒精量播种、玉米合理密植技术大面积推广 [1] - 滴灌微喷等水肥一体化技术提升播种质量与效率 [1]
麦收第一线丨麦田里的科技接力赛
齐鲁晚报· 2025-06-15 16:34
农业科技创新 - 中国农业大学在齐河县焦庙镇设立科技小院,开展"田间实验室"项目,重点研究抗干热风、晚熟的小麦新品种 [1] - 科技小院示范田采用"良种+良方"模式,有效应对土传病害问题,提高作物产量 [1] - 试验田计划在夏播玉米时尝试密植技术,目标种植密度从传统4500-4600株/亩提升至6000-7000株/亩,并配套水肥一体化技术 [3]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试验田部署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温湿度等数据,用于病虫害预警 [3] - 科技小院与北京企业合作开发"AI田医生"系统,通过图像识别为农户提供精准的作物管理建议,避免农药滥用 [3] - 数据分析和AI技术正逐步构建农业"智慧大脑",推动传统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3] 政产学研协同模式 - 焦庙镇政府为科技小院提供政策支持,帮助对接本地专业合作社,搭建试验田和推广渠道 [4] - 企业提供技术支持,高校输送青年人才,形成多方协作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4] - 科技小院作为"孵化器",为当地引入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思路,推动乡村振兴 [4] 农业生产实践 - 焦庙镇是国家"吨半粮"产能建设核心区,科技小院项目直接服务于粮食产能提升 [1] - 科技小院师生全程参与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在实践中验证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1] - 通过设置对照田区,用实际产量对比说服农户接受新技术 [3]
智能农机“唱主角” 希望的田野描绘好“丰”景
央视网· 2025-05-18 18:47
央视网消息: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地处风沙半干旱地区,保墒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难题。近年来,当地和科研院所合作,大力推广玉米秸秆 覆盖还田条耕作业,使玉米产量得到显著提升。现在,总台记者苑竞玮就在通榆县兴隆山镇一家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玉米示范田里,让他 带我们看看迭代升级的保护性耕作是什么样的,它又是怎样提升粮食产量的? 在吉林省通榆县兴隆山镇的一处玉米示范田,当地抢抓晴好天气,进行最后100亩玉米的播种作业。现场几台条耕机马力全开,穿梭在广 袤的田野间。紧随条耕机之后的播种机,依托搭载的北斗导航系统精准定位播种。不到十分钟,十亩玉米田便完成从耕作到播种的全流程作 业。据合作社的负责人介绍,3000亩的玉米田大约2周左右就可以完成播种。 这片玉米示范田采用的是秸秆还田条带耕作,什么是条带耕作?简单来说,就是把秸秆进行归行,一条形成秸秆覆盖带,另一条进行深松 浅耕形成没有秸秆的这样条带,在没有秸秆的条带上进行播种,这种方式就叫条带耕作。秸秆覆盖如同天然"保水罩",既能减少水分蒸发,又 能在降雨时储存水源,为种子萌发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有效抵御大风对表土的侵蚀。这也是保护性耕作的迭代升级。 通过几张图片来了解升级前的保护 ...
精耕细作,黑土层厚度逐年增加
人民日报· 2025-05-07 06:12
农业技术应用 -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乾安县大遐畜牧场8万亩流转土地中全面应用,通过滴灌方式实现水肥精准输送,使玉米根系区域土壤保持最佳水分和养分状态 [3] - 该技术包括出苗时浇水和生长期内3次水肥供应,实现精耕细作 [3] - 水肥一体化技术使玉米平均亩产从1200斤提高到1600斤,增产幅度超过30% [1] - 技术推广使每亩地节水26吨,水分和化肥利用率分别提高43.1%和30.2% [3] 种植规模扩展 - 乾安县288万亩耕地中,2025年计划120万亩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3] - 大遐畜牧场流转土地全部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形成连片良田 [1][3] 技术创新升级 - 探索"水肥一体化+密植"技术实现增产增效 [5] - 开发玉米秸秆深翻还田水肥一体化技术,黑土层厚度从15厘米增加到超过20厘米 [5] - 播种机加装北斗导航和电控装置,实现精准播种 [5] 经济效益提升 - 土地流转按产量结算费用,农机手转变为农场员工 [1] - 技术应用使农户实现增产增收,从传统"一炮轰"施肥方式转变为精细化种植 [1][2]
从“靠天等苗”到“科技育苗” 希望的田野书写“智慧春耕”新故事
央视网· 2025-04-27 11:37
山西晋中寿阳县玉米种植 - 当地扩大智慧管控覆盖面积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农户成本 [1] - 寿阳县智慧化平台管控面积近3万亩,比去年大幅增加,智慧管控5000亩玉米大田只需四人就能管理好全流程 [3] - 今年当地玉米种植面积80多万亩,已播种过半,预计5月中下旬全部完成 [5] 宁夏玉米种植 - 宁夏各地进入玉米种植高峰期,依托北斗导航系统与智能农机作业,同步推进节水滴灌技术铺设 [5] - 吴忠市盐池县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拖拉机可一次完成播种和铺设滴灌带两项任务 [7] - 今年吴忠市盐池县种植玉米28万亩,20万亩采用节水滴灌,采用高产技术并选用青饲两用玉米品种,宁夏计划种植600万亩,已种植过半 [9] 山东济宁小麦种植 - 济宁正值小麦抽穗扬花期,相关部门开展“一喷三防”和水肥作业护航夏粮丰收 [10] - 鱼台县6架植保无人机进行“一喷三防”作业,覆盖全县40万亩小麦,5月5日前全面完成喷施 [12][14] - 嘉祥县喷灌设备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业,今年济宁小麦种植面积571万亩,整体长势良好 [16] 浙江杭州联合共建村春耕 - 萧山区浦阳镇“谢径安·传化农创村”由民营企业传化集团与三个村联合共建,传统育苗模式转化为智能模式 [17] - 农创村与10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开展100多个番茄品种选育,黄色番茄产量比普通番茄高出20% [19] - 农创村作物新品种选育、种苗繁育、示范推广形成完整链条,智能温室可精准控光、控温、浇灌水肥及检测补苗,带动周边形成特色种植集群,农户亩均产值最高达5万元 [21][23] 辽宁大连海胆养殖 - 大连拥有32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居全国城市之首,总面积超30万亩,迎来海胆春季投苗最佳时节 [24] - 大连长海县养殖户卸下100万粒6个月大海胆苗,海胆苗将在海洋牧场生活一年左右 [26][28] - 长海县海胆出产量占全国二成左右,海洋牧场计划春播期投放约2000万粒海胆苗,尝试推广参胆套养模式节约成本增加收入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