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研经费负面清单+包干制
icon
搜索文档
科研经费“负面清单+包干制”,成果“先赋权后转化”!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再发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6 19:52
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主体地位 - 深圳企业研发投入达2086.7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93.3%,总量居全国城市第一 [2]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12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6家、总数达1025家,增量全国第一 [2] - 推动企业研发投入占比保持95%左右,加快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和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支持举措 [3] 科研管理机制改革 - 实施顶尖科学家"全权负责制",赋予科研自主权,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科研环境 [3] - 实行科研经费使用"负面清单",扩大"包干制"实施范围,允许市科技研发资金向市外、跨境流动 [3] - 在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领域实施"项目经理人制""业主制",以"揭榜挂帅制"推动科技重大专项 [3] 科技成果转化与支持体系 - 新设立20亿元科技创新种子基金,目标实现种子基金入库项目500个以上 [4] - 以立法形式调整科技人员激励为"先赋权后转化",优化科技奖励、收入分配等制度 [4] - 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加快技术要素向生产力转化 [4]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 - 在建国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合成生物、脑解析与脑模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5] - 重点建设鹏城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打造超算与智算一体融合平台 [5] 人才政策与创新环境 - 深圳连续四年位居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前三,920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6] - 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分层次推出支持举措 [6] - 完善人才成长全周期政策体系,营造尊重创新、宽容失败的宽松环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