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积极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让幸福可触摸,10所乡村学校中的“幸福实验”
新京报· 2025-07-03 10:11
项目概述 - 新东方联合民盟中央发起"民盟烛光行动——新东方儿童心理健康关爱公益项目",投入150万元,引入"幸福学校"模式,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框架改善师生心理健康 [2][5] - 项目以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团队理论为基础,通过"积极自我、情绪、关系、意义、投入、成就"六大模块提升心理韧性与抗挫折能力 [3] - 采用"线上+线下"模式,包括专业课程、团辅活动和校园实践,计划为期三年,覆盖10所学校,每校平均150位教师 [5][13] 实施进展 - 已开展3场骨干教师培训、22场教师团辅,参与教师超3000人次,90%教师参与"21天记录三件好事"活动,超半数完成全程打卡 [1][6][8] - 设计"赞美盲盒"游戏促进教师正向思维,教师自发持续参与,项目组将匿名赞美结集成册 [6][8] - 开发差异化课程模块,提供逐字稿课件及音视频支持,低年级学生能准确描述情绪并分享案例 [10] 成效与反馈 - 教师职业认同感提升:一位教师坚持"三件好事"打卡208天、赞美打卡68天,校园氛围显著改善,师生主动表达善意 [8][11] - 学生行为变化:课堂微笑增多,主动表现良好行为,记录"答对数学题""同桌分享食物"等积极事件 [10][11] - 校长创新实践:受项目启发设计"幸福银行",学生善行兑换积分换取奖品,"存折"成最珍视物品 [8] 长期规划 - 前期对四年级学生及教师进行心理测量,计划三年后毕业时复测以量化效果 [12] - 目标培育本土积极教育生态,使理念从"外部输入"转为"内在生长",形成区域教育联盟 [13] - 整理教师打卡纪念册作为非量化成效证据,关注师生眼神变化等隐性指标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