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渔循环养殖
搜索文档
宁夏贺兰:盐碱地变身鱼塘稻田
经济日报· 2025-11-18 15:14
经济日报记者 马呈忠 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的银川科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场区内,营销经理刘伟忙着带领工人将露天池塘里的 黄河大闸蟹转移至温棚暂养育肥,开始为明年元旦、春节市场备货。"今年国庆中秋期间,公司首次养殖上市 的4000斤罗氏沼虾销售一空,大闸蟹也卖出3000多斤。"刘伟告诉记者,"盐碱滩能养好水产品,靠的是科技 赋能。" "放眼望去白茫茫,脚踩下去硬邦邦",眼前稻田与池塘交错的田园生产区,过去是一片盐碱地。面对贫 瘠的土地,企业与上海海洋大学等高校携手,共同建设陆基生态渔场,探索盐碱水养殖新路径。"鱼蟹在稻田 中穿梭觅食,既松动土壤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其排泄物又可替代部分化肥,3年可减少六成农药使用量,土壤 盐分每千克降低3.55克。"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江卫平介绍,通过"宽沟深槽"模式,构建"鱼蟹松土—稻秆还田 —微生物分解"的循环链条,结合化学降碱、物理稳碱、生物控碱等组合技术,有效破解了盐碱水养殖成活率 低的难题。 在场区,刘伟打开手机软件,水面微型气象站实时传回水温等数据,云端发出指令即可调控鱼蟹生长环 境。无人机均匀投喂鱼食,视频系统实时监测池塘动态情况……数字渔业正将以往依赖经验的体力活变得轻 松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