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论证

搜索文档
最常见的十大逻辑谬误
36氪· 2025-10-04 08:02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系统性地介绍了十大最常见的逻辑谬误,包括其定义、具体示例以及规避方法 [1] 十大逻辑谬误总结 - **稻草人论证**:通过歪曲对手立场,攻击一个更容易击败的虚构观点,而非其真实论点 [2] 例如将“本市最棒的泰国餐厅”曲解为“本市最佳餐厅”进行反驳 [3] 规避方法是准确理解并复述对方观点以确认 [4] - **循环论证**:将前提直接作为结论重复,论证无法推进 [5][6] 例如用“约翰说自己总是说实话”来证明约翰的诚实 [8] 规避需确保结论并非前提的简单重复 [9] - **人身攻击谬误**:攻击提出论点者的个人特质或身份,而非其论点本身 [11] 例如因某人品行不端而否定其所有言论 [12] 规避需聚焦于论点内容,剔除个人偏见 [13] - **事后归因谬误**:仅因事件B发生在A之后,就错误推断A是B的原因 [14] 例如认为晴天导致汽车盗窃案激增 [15] 规避需审视是否真正理解因果机制,而非依赖事件顺序 [16] - **诱导性问题**:在问题中预设结论,使回答者无论怎样回应都陷入不利境地 [17] 例如提问“你还打老婆吗” [18] 律师引导证人时常用此策略 [19] - **虚假二分法**:将复杂情况简化为仅有两种可能选项,而实际存在更多选择 [21][22] 例如母亲问孩子“现在睡觉还是五分钟后”,忽略了其他选项 [24] 规避需思考是否存在其他合理替代方案 [25] - **含糊其辞**:在论证中改变词语的含义,通过语言操纵来误导听众 [26][27] 例如在同一争论中混用“正确”的道德意义和功能意义 [28] 规避方法是保持词语含义的一致性 [29] - **诉诸权威**:仅因某观点由权威人士提出就认为其正确,而忽略论点本身的内容 [30] 例如以“地质学老师说的”来证明“地球是平的” [31] 规避时不应以权威身份作为主张的依据 [32] - **草率概括**:在缺乏充分证据支持的情况下,就基于有限样本对整体作出断言 [33][34] 例如认为音乐家就一定不会怯场 [35] 规避需审视证据的性质和样本规模是否具代表性 [36] - **诉诸大众**:以“多数人相信”作为论证某观点正确的理由 [37] 例如中世纪时以“人人相信”来证明“太阳绕地球转” [39] 规避需独立审视论断本身的合理性,不依赖他人看法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