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化追责机制

搜索文档
监管对财务造假动真格 年内12家公司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证券日报· 2025-09-13 00:08
从公司基本面来看,2023年以来,公司连续大额亏损。据Wind数据统计,2023年至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6.73亿 元、-5.76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继续亏损,归母净利润为-0.55亿元。 本报记者 吴晓璐 据证监会网站9月12日消息,近日,证监会对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东通") 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 经查,*ST东通连续四年虚增收入和利润,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拟对上市公司罚款2.29亿元,对7名责任人合计罚款 4400万元,合计罚款2.73亿元,对实际控制人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 证监会表示,*ST东通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况,深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对于可能涉及的犯罪线索,证监会 将坚持应移尽移的工作原则,按照相关规定移送公安机关。 据记者了解,*ST东通是今年第12家因财务造假而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公司,年内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公司 数量创历年新高。在市场人士看来,今年以来,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公司数量创新高,说明监管部门对财务造假动真格,形 成了强大的执法震慑,促使上市公司及其"关键少数"更 ...
上市公司高管频被查
金融时报· 2025-06-04 11:16
监管动态与案例统计 - 4月以来已有9家上市公司披露实控人或董监高被监察机关留置 包括美凯龙(601828)、联创光电(600363)等 [1] - 同期11家上市公司实控人或董监高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涉及*ST广道、金花股份(600080)等 [1] - 2024年证监会查处"关键少数"989人次 同比增长21% 罚没金额28.1亿元 同比增长63% [5] 监管政策与执法趋势 - 监管转向"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追责"全链条治理 强调行政处罚、刑事追责与民事赔偿结合 [1] - 新"国九条"强化对"关键少数"监管 重点打击财务造假、内幕交易及信息披露违规 [1][5] - 立案调查案由集中于信息披露违规(公司层面)和内幕交易(个人行为)两类 [6] 留置措施的法律解析 - 留置针对自然人涉嫌职务违法犯罪 如贪污贿赂、失职渎职 通常与上市公司无直接关联 [3] - 华宇软件(300271)案例显示极少数可能牵连单位犯罪 该公司因单位行贿被判罚金300万元 [4] - 留置仅为调查手段 结果可能解除留置或移交刑事判决 [4] 投资者权益影响 - 立案或留置事件可能引发股价短期波动 但非必然 取决于事件性质及公司应对措施 [7] - 投资者维权需证明损失与违规行为直接关联 如未及时披露信息可提起虚假陈述索赔 [7][8] - 法律依据包括证券法及司法解释 索赔范围含投资差额损失及佣金印花税 [7][8] 公司治理与责任界定 - 实控人或董监高被立案反映个体行为失范 如权力滥用或利益输送 [6] - 上市公司需加强内部监督与激励机制 以协调"关键少数"与公司长远利益 [6] - 监管区分公司整体违规(如财务造假)与个人违法行为(如内幕交易)的责任性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