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鞋安全监管

搜索文档
增塑剂超标“问题童鞋”被严查,如何全链条筑牢安全防线?
新华社· 2025-07-25 16:18
行业现状与问题 - 电商平台热销的PVC材质儿童凉鞋存在严重邻苯二甲酸酯超标问题,抽检50双中有25双超标,整体超标率50%,平均超标365倍,最高达509倍[2] - 近期随机送检5批次婴幼儿鞋中2批次不合格,其中"T16"款童鞋邻苯二甲酸酯含量达38.016%,超标380倍(国标要求≤0.1%)[3] - 超标产品价格显著低于合规产品,达标样品均价37元,超标样品均价仅16元,成本差异主要来自环保增塑剂(每双增加0.3元成本)[8] 生产端问题 - 部分企业为控制成本使用廉价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导致产品超标[6] - 存在停产产品仍在流通现象,如广东吴川某塑料鞋厂2020年停产的"T16"款童鞋仍通过外地商贸公司在电商平台销售[3] - 新国标《童鞋安全技术规范》(GB 30585—2024)已实施,将邻苯二甲酸酯限量从"≤0.1%"调整为"<0.1%",扩大有机化合物监管范围[5] 流通监管漏洞 - 电商平台审核机制依赖商家自主提交检测报告,存在提交合格报告但实际销售不合格产品的欺诈行为(如超标509倍产品仍通过平台审核)[9] - 80%超标样品为无标识产品,反映平台对标签管理不严[9] - 广东省要求电商平台建立异常低价识别机制(PVC材质童鞋售价低于7元/EVA材质低于11元需警惕)[13] 政策与整改行动 - 六部门联合印发《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将童鞋邻苯超标列为重点治理问题[10] - 广东省召开童鞋新国标宣贯会,覆盖近700家鞋类企业及检测机构[10] - 吴川市监管部门通过查封不合格产品、加大抽检频次、专项整治等措施推动行业升级[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