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算法题
icon
搜索文档
实习生面试使用AI作弊,被一眼识破。
猿大侠· 2025-06-10 12:54
视频面试作弊现象 - 视频面试中通过眼镜反光使用AI作弊的案例被曝光,候选人因面试官观察细致而被识破 [1] - 视频面试普及带来便利性,但存在作弊风险,正常交流与读稿的差异使作弊行为较易被发现 [1] - 网友讨论摘眼镜规避作弊检测的可行性,实际操作中仍存在技术难度 [1] LeetCode算法题解析 - 题目为LeetCode第1281题,要求计算整数各位数字积与和的差值,难度标记为简单 [2] - 示例1输入234,输出15(积24减和9) 示例2输入4421,输出21(积32减和11) [2] - 解题需遍历整数每位数字,适用范围为1≤n≤10^5 [2] 编程语言实现 - JAVA代码框架提供乘积与和的初始化变量,通过循环处理整数每位数字 [3] - C++代码部分未完整展示,但解题逻辑与JAVA一致 [3]
原来人家早就招满了,后面约的面试是遛狗呢。
猿大侠· 2025-05-31 20:55
数据结构和算法 - 文章核心观点聚焦于互联网大厂招聘中的算法能力考察,强调校招存在"虚假招聘"现象,部分企业通过持续招聘进行宣传而非实际补缺[1] - 提出算法能力提升对求职的关键作用,推荐《算法秘籍》作为系统学习资料[1][6] LeetCode算法题解析 - 例题为LeetCode第209题"长度最小的子数组",要求找出满足元素和≥target的最短连续子数组长度[5] - 解题采用滑动窗口技术: - 双指针动态调整窗口边界(left/right)[6][7] - 时间复杂度优化至O(n),空间复杂度O(1)[6] - 提供JAVA/C++/Python三语言实现代码[7][8] - 技术细节: - 窗口扩张时累减target值,收缩时累加左边界值[7] - 边界条件处理包含空数组返回0的情况[7][8] - 输入约束:target≤10^9,数组长度≤10^5[6]
某校严查夜不归宿、严禁学生校外实习。
猿大侠· 2025-05-27 11:14
教育行业与实习政策 - 双非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面临实习困境 学校禁止外出实习 私自实习将受处分 但留校又无法获得项目经验 [1] - 学生实习经历直接影响就业率 进而影响学校排名 部分院校对实习采取默许态度 [1] 算法题目解析 - LeetCode第1509题要求通过最多三次操作修改数组元素 使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最小化 [2] - 解题核心逻辑:当数组长度≤4时 差值可归零 长度>4时需排序后比较四种移除组合的最小差值 [13] - 示例1演示通过三次操作将[5,3,2,4]全改为3 差值归零 [3][4][5][6] - 示例2显示[1,5,0,10,14]经三次操作后最小差值为1 无法归零 [7][8][9][10][11] 代码实现 - JAVA解法通过排序后计算四种移除组合的最小差值 包括前移3/2/1/0元素对应后移0/1/2/3元素的场景 [13] - C++实现逻辑与JAVA完全一致 使用vector容器和min函数优化比较过程 [13]
爆冷!字节Seed 在CCPC 决赛只做出一道签到题,而DeepSeek R1 直接挂零?
AI前线· 2025-05-16 15:48
大模型在算法竞赛中的表现 - 字节Seed-Thinking在CCPC决赛中仅完成1道签到题(C题),表现远低于预期 [1][5] - 其他参赛模型表现:o3/o4各完成1题(G题)、Gemini 2.5 Pro完成1题(C题)、DeepSeek R1零题 [5] - 比赛采用纯模型自主解题模式,人类仅担任操作辅助角色,排除人为干预可能性 [6] 模型架构与技术特点 - Seed-Thinking-v1.5采用MoE架构,含200B总参数与20B激活参数,整合STEM问题与代码任务训练 [8] - o3采用128层Transformer+符号推理引擎,数学精度达人类水平;o4-mini参数量为o3五分之一但速度提升3.2倍 [8] - Gemini 2.5 Pro支持百万Token多模态输入,DeepSeek R1直接应用强化学习无需监督微调 [8][9] 大模型在算法领域的局限性 - 非Agentic模式下模型表现显著弱化(如字节比赛),而OpenAI在IOI夺金依赖工具调用等Agentic训练 [11] - 模型对未见过的创意题型适应性差,与人类解题困境类似 [11] - 算法竞赛能力与学历无关,顶尖选手多为青少年群体 [12] 推理模式对性能的影响 - 微软测试显示:模型在经典LeetCode题通过率超95%,但新题通过率骤降至27-80% [15][17] - 启用推理模式的模型(如o3-mini)在新题测试中表现最佳(79.8%通过率),较基础版提升显著 [15][17] - 人类在"未见过"题目中的通过率(37.05%)仍高于多数基础模型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