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粤港澳科研协同
icon
搜索文档
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姜志宏: 深澳携手跑出新赛道加速度
深圳商报· 2025-09-28 14:43
深澳生物医药合作背景与战略意义 - 深澳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合作被视为“必答题”,两地优势互补可在分子药物创新赛道上加速发展[1] - 澳门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平台和国际化学术网络,深圳具备强大的产业基础、资金和市场活力,两者结合可产生“1+1>2”的协同效应[3] - 粤港澳大湾区科研协同进入深水区,需突破制度壁垒和文化差异,深圳可整合香港的国际化资源与澳门的特色研究资源,共同构建全球科研合作典范[4] 澳门科技大学的研究实力与成果转化 - 澳门科技大学中药机制与质量全国重点实验室聚焦6大研究方向,包括中药tRNA来源小核酸新药研发、中药暗物质质量控制技术等[2] - 团队在十余年间发表SCI论文1600多篇,获得授权专利68项,多项成果实现转化,例如与广药集团合作研发的白云山复方板蓝根颗粒成为澳门药监局挂牌后首个口服创新型同名同方新药[2] - 三项小核酸专利转让创下澳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金额最高纪录,并获澳门首个生物医学领域技术发明一等奖,从红树林植物提取的甾体化合物抗黑色素瘤新药已于2021年获国家药监局I、II期临床批文[2] 深澳合作的具体举措与平台建设 - 澳门科技大学于2020年在横琴设立中药机制与质量全国重点实验室横琴分部,借此推动与深圳科研机构及企业的对接[3] - 合作模式包括与深圳生物医药企业联合开展中药新药研发,深圳提供技术转化平台和产业化支持,澳门负责基础研究与临床前试验[3] - 深圳于去年底获批组建国家分子药物创新中心项目,将建设药物概念验证、微生态、高端制剂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以及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公共服务平台[3] - 在人才培养方面,澳门科技大学联合深圳高校培养研究生,使学生既懂基础研究又了解产业需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