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组学研究
icon
搜索文档
海南大学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7-03 07:15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以 连接组 和 空间转录组 为代表的多组学研究已进入 单细胞分辨率 时代,这需要具备单细胞水平空间定位能力的参考脑图谱。然而,现有的脑图谱都没能做到 单细胞可见的空间定位。 2025 年 7 月 2 日,海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骆清铭 院士、 龚辉 教授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董红卫 教授团队 ( 丰钊 为第一作者 ) 合作,在国际顶尖学术期 刊 Nature 上发表了题为: A mouse brain stereotaxic topographic atlas with isotropic 1 μm resolution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 以 1 微米的各向同性分辨率绘制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该图谱可为大型脑图谱项目提供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支持,有望成为一种多功能脑科学工 具,用于在单细胞水平上研究整个大脑。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 ,研究团队 通过连续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技术,以各向同性 1 微米的分辨率呈现了一套基于尼氏染色的小鼠全脑细胞结构数据集。 通过整合多模态图像,研究团队构建了小鼠大脑三维参考图谱—— STAM ,提供了 916 个结构的三维形貌,并能够生 ...
抢好礼倒计时!SCIEX高分辨质谱仪“极速超敏”黑科技首秀
仪器信息网· 2025-06-17 14:28
SCIEX新品发布会 - ZenoTOF 8600高分辨质谱系统灵敏度较前代ZenoTOF 7600+提升10倍 实现微量物质精准捕捉 [4] - 新品扫描速度达800Hz 数据获取速度显著提升 系统耐用性增强 [6] - 发布会将展示高分辨质谱与AI技术结合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前沿应用 [6] 行业专家参与 - SCIEX全球副总裁蔡俊松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郭寅龙等权威专家将分享组学研究最新发现 [6] 活动信息 - 发布会设有礼品抽奖环节 参与者需准时报名参会 [4][2]
灵敏度提升10倍!SCIEX发布旗舰新品:ZenoTOF8600极速超敏多重碎裂高分辨质谱系统
仪器信息网· 2025-06-04 17:01
产品发布 - 公司于2025年6月2日在ASMS年会上正式推出ZenoTOF 8600系统,该产品为高分辨质谱领域树立新标杆,显著提升复杂结构解析能力和物质定量效率 [3] - 新系统整合三重四极杆创新技术,核心突破包括OptiFlow Pro离子源、DJet离子导入和双频QJet离子导向器,灵敏度较前代提升10倍 [4] - 搭载Mass Guard技术和新型光学检测器,支持高离子电流下的高效运行 [5][6] 技术升级 - ZT Scan DIA 2.0模式升级数据非依赖性采集技术,实现更广质量范围和更快扫描速度,推动多组学研究从定性到定量的跨越 [7] - 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鉴定率提升30%-40%,支持自定义单位分辨率扫描窗口,显著增强脂质分析能力 [9] - 配套SCIEX OS 4.0软件通过自动化流程和加速运算提升操作效率,优化智能工作流程 [10] 生态合作 - 公司与MS-DIAL平台合作,支持多扫描模式原始数据处理,并针对ZT Scan DIA优化数据分析流程 [11] - 与Bioinformatics Solutions Inc合作推出PEAKS 13软件,优化蛋白质组学数据处理,提升变异系数控制和运算速度 [11] 行业影响 - 新技术预计在多组学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客户反馈显示新数据将推动实际科研成果转化 [13] - 公司拥有50年质谱技术创新经验,持续开发稳健解决方案以改善人类健康和安全 [15]
赛默飞两款质谱新品亮相:首创智能碎裂+组学双擎
仪器信息网· 2025-06-04 17:01
赛默飞世尔新品发布 - 公司在ASMS2025推出Orbitrap Astral Zoom和Orbitrap Excedion Pro两款质谱仪 致力于解密复杂生物过程和推动重大疾病研究突破 [1][2] - 两款仪器以卓越分析性能与速度为精准医学和生物制药开发提供新引擎 [2] Orbitrap Astral Zoom技术亮点 - 超高速扫描:速度提升35% 加速海量数据采集 [4] - 极致通量:效率跃升40% 支持大规模样本筛查 [4] - 智能多重检测:多重能力扩展50% 实现单次实验多维分析 [4] - 应用领域:深度蛋白质组学分析和痕量生物标志物发现 [4] Orbitrap Excedion Pro技术亮点 - 整合新一代Orbitrap混合质谱与互补型碎裂技术 为复杂生物分子分析提供突破性解决方案 [7] - 增强灵敏度、动态线性范围与可靠性 深度解析单克隆抗体等生物治疗药物特性 [7] - 推动心血管疾病、神经科学及肿瘤学领域的治疗研发 [7] - 提供更快速、更高质量的蛋白质及翻译后修饰数据 [9] - 赋能小分子相互作用洞察 建立坚实生物学认知基础 [9]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两款新品标志着质谱技术重大飞跃 强化公司"端到端"研究生态 [7] - 解决方案覆盖蛋白质组学、生物制药和转化医学三大领域 [7] - 蛋白质组学:深度覆盖人类蛋白质组 [7] - 生物制药:单克隆抗体/细胞治疗产品表征 [7] - 转化医学:疾病机制研究与靶点验证 [7]
科学家成功解析全球雪豹遗传结构
科技日报· 2025-05-21 08:50
全球雪豹遗传结构研究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开展全球雪豹保护基因组学研究,系统解析种群遗传结构及形成原因,研究成果发表于《基因组生物学》[1] - 研究构建了雌性雪豹染色体级别高质量参考基因组,并对52份样品(皮张、组织、血液等)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1] - 全球雪豹划分为两大遗传支系:北部支系(蒙古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及中国新疆天山)和南部支系(中国西藏、青海、四川、甘肃)[1] 种群演化历史与遗传特征 - 雪豹种群数量自约70万年前至1万年前呈下降趋势,两大支系在末次盛冰期经历严重种群瓶颈[2] - 两大支系约于2.5万年前分化,与末次盛冰期时间一致[2] - 北部支系基因组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低于南部支系,与其演化历史及较小有效种群大小相关[2] 适应性演化与保护意义 - 种群瓶颈和近交有效清除了强有害突变,有助于雪豹在低遗传多样性下维持长期续存[2] - 研究为制定科学保护策略提供依据,深化了对雪豹遗传演化潜力的理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