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复仇
icon
搜索文档
从复仇到宽恕:欧洲花了一百年和两场战争才学会的经济学
伍治坚证据主义· 2025-10-27 10:41
1919年的巴黎,春天的雨还未停。凡尔赛宫的镜厅里灯火通明,金色吊灯下坐满了西装笔挺的代表。法国总理克列孟梭拄着拐杖,满头银发却目光如刃;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坐在一旁,神情紧绷,仿佛在权衡得失;美国总统威尔逊脸色苍白、略显疲惫,眼神中仍带着理想主义的执拗。桌上的文件是那份让人 谈之色变的《凡尔赛和约》。它要求德国赔偿1320亿金马克—约合1919年时的33亿美元,相当于德国当年GDP的三倍【1】。对一个刚经历大战、工厂瘫 痪、煤矿被占的国家来说,这几乎是天文数字。 "德国必须付出代价。"克列孟梭说。法国的北部煤区在战争中被炸成废墟,他认为只有让德国赔光、赔到底,法国才能真正安全。劳合·乔治心里其实明 白,赔款数字根本不现实,但在国内舆论的高压下,他没敢反对。美国的威尔逊则关心"道义秩序",他想建立国际联盟,却也不愿为欧洲买单。于是,这 场"和平会议"最终变成了一场关于债务的清算大会。 英国的财政代表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坐在角落里,目光越来越暗。他曾在前线看过遍地白骨,如今又看见另一种缓慢的毁灭正在发生。他在致友人的信中写 道:"巴黎的空气里,弥漫着复仇的气味。"几天后,凯恩斯愤然辞职,离开巴黎,回到伦敦后写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