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结构与总量
icon
搜索文档
张瑜:宏观数据的“是与非”——张瑜旬度纪要No120
一瑜中的· 2025-08-27 21:58
核心观点 - 当前宏观数据中结构比总量更重要 偏弱的总量数据中存在结构亮点 市场对中长期趋势更为重视 [3][8] - 供给端有效回落是价格止跌的前置条件 需求端回升是物价上涨的必要条件 [4] - 底线之上部分数据偏弱对中长期经济均衡有利 市场反应体现了对结构调整的认可 [8] 经济数据分析 - 7月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偏弱 但投资是当期需求和未来供给 2015-2017年物价偏弱时期显示供需双弱且供给端投资回落更快时PPI定基指数会阶段性止跌 [4] - 2021-2024年制造业投资持续高增 过去三年增速持续高于6% 其中两年高于9% 是同期名义GDP增速的近2倍 对中长期物价形成压力 [4] - 上半年GDP同比5.3% 下半年单季增速维持在4.7%-4.8%即可实现全年5%目标 为数据结构优化创造条件 [4] - 7月中游和上游行业投资已明显回落 物价回暖前置条件已显现 [4] 金融数据分析 - 7月贷款数据偏弱 但历史数据显示2016年物价回升除需求端发力外 供给端调整(工业企业中长期贷款收缩)是重要原因 [5] - 2014-2015年工业新增中长期贷款维持在4000亿-5000亿元高位 2016年降至2000亿元(2012年以来最低) 虽金融数据偏弱但却是经济触底回升拐点 [5] 市场反应与结论 - 7月数据公布后债券未涨 股票不跌 周期品及大宗价格相对平缓 体现市场对中长期趋势的重视 [8] - 下半年在投资需求回落背景下 需以长期"多"覆盖短期"空" 结构优化比总量更重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