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门罗主义
搜索文档
列国鉴丨记者观察:美国“出兵”拉美的四大疑问
新华网· 2025-11-03 13:49
军事行动概况 - 美国政府自9月以来在加勒比海和东太平洋国际水域击沉16艘所谓"贩毒船",造成至少64人死亡 [1] - 近几个月美军在加勒比海进行30多年来最大规模军事部署,并于10月24日派遣航母打击群,被视作军事部署的"重大升级"和将打击范围扩大到地面目标的"最强烈信号" [1] - 美国总统特朗普授权中央情报局在委内瑞拉境内开展秘密行动 [1] 行动合法性质疑 - 美国国会两党议员均质疑军事行动合法性,认为其违反美国国内法和国际法,且政府未能提供证据证明被击沉船只确为运毒船 [2] -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专家小组谴责美国行动,指出在国际水域使用致命武力缺乏适当法律依据,违反国际海洋法,相当于法外处决 [2] -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指出美国空袭违反国际人权法,敦促停止袭击以避免法外处决 [3] 打击毒品走私动机分析 - 美方关于"毒品恐怖主义"的定性被分析人士认为难以自洽,因贩毒动机是追求非法利润,不符合恐怖主义通常界定 [4] - 军事行动打击目标偏离美国缉毒重点,根据美国政府报告,拉美逾四分之三可卡因通过太平洋输出,委内瑞拉并非主要毒品来源地 [4] - 军事打击效果存疑,被指为政策"前所未有的转变",可能对秘密缉毒行动带来负面影响,且成本高昂,海军舰队后勤维护成本日均约700万美元 [4][5] - 特朗普称击沉一艘船拯救2.5万美国人生命的说法被事实核查网站质疑,若说法准确,5艘船毒品可致12.5万人死亡,接近美国一年药物过量致死人数两倍 [5] 对委内瑞拉意图评估 - 美国媒体披露美军"大军压境"意在迫使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下台,加剧外界对"美国即将入侵委内瑞拉"的担忧 [6] - 分析认为当前加勒比海约1万美军规模足以袭击地面目标,但不足以"入侵"或"占领"委内瑞拉,真实目的可能是通过武力展示促使委内瑞拉精英阶层推翻马杜罗 [7] - 美国与哥伦比亚关系恶化与对委内瑞拉政策有直接关系,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指责美国行动为"谋杀",美国则以终止援助和威胁制裁作为回应 [7] 西半球战略调整 - 美国外交政策重点向西半球转移,最新国防战略将"保卫国土和西半球"列为首要任务,拉美被列入"国家安全关键优先事项" [9] - 此举标志着源自19世纪的"门罗主义"回归,被称为"门罗2.0",其特征是减少软实力投资,强化军事威慑与经济压力,并对拉美领导人采取"奖惩"策略 [9] - 美国与阿根廷达成200亿美元货币互换框架协议,美财长称其体现了"经济门罗主义",特朗普公开支持自称"让美国再次伟大"拥护者的阿根廷总统米莱 [9] - 专家警告美国长期干预拉美事务导致该地区对美军力敏感,近期军事行动可能引发强烈反弹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