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门罗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选中国还是美国?拉美国家态度明确,美洲秘书长向中方喊出一句话
搜狐财经· 2025-05-31 08:00
美国对拉美关税政策及影响 - 美国政府自2月起对拉美多国实施单边关税政策 引发拉美国家普遍担忧和强烈反对 [1] - 拉共体峰会上多国领导人批评美国政策违反多边主义原则 破坏全球经济秩序 [1] - 美洲国家组织秘书长警告中断对华贸易将引发区域经济灾难 因中国是拉美主要贸易伙伴 [1][6] 中拉经贸关系现状 - 中国已成为几乎所有拉美国家的第一或第二大贸易伙伴 [1][6] - 中拉论坛部长级会议召开 折射出拉美地缘政治新动向 论坛升级为峰会机制为时不远 [4] - 中拉贸易联系紧密 降低了美国在拉美地区的资源控制权 [6] 美国的地缘政治策略及反应 - 美国试图迫使拉美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但遭到拉美国家反对 [1][6] -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称需在西半球采取更多行动遏制中国影响力 [2] - 美国对拉美投入持续减少 但部分政客仍高估其对拉美的影响力 [4] 拉美国家的立场与选择 - 拉美国家明确表示不会配合美国针对中国 因经济后果无法承担 [6] - 拉美国家主张与所有国家发展良好贸易关系 反对美国强权行为 [1][6] - 拉美媒体认为美国政策失败导致其在西半球影响力下降 中国影响力快速提升 [9] 中拉合作前景 - 中拉经贸关系持续深化 30多个国家与中国贸易联系日益密切 [6] - 中拉论坛机制有望升级为峰会 反映双方合作意愿增强 [4] - 拉美地区格局正在重塑 中国影响力提升改变原有地缘政治平衡 [9]
现在还不是说“美国在拉美已失去活力”的时候
虎嗅· 2025-05-30 20:25
中拉合作与地缘政治动态 - 中国驻哥伦比亚大使强调合作而非取代的立场,并反击美国对哥伦比亚的施压行为[1] - 中俄巴三国领导人共同出席苏联战胜纳粹德国80周年阅兵式,反映全球南方国家合作加强[2] - 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人口比重上升,将重塑未来国际关系格局[3] 美国对拉美战略分析 - 特朗普政府明确目标为破坏拉美与中国的合作,采用施压和支持极右翼两种主要手段[5][6] - 美国对巴拿马施压导致其退出"一带一路",并试图转移港口管理权至美国企业[10] -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访问中美洲,公开支持哥斯达黎加对华为5G的批评[10] - 美国加大对古巴尼加拉瓜委内瑞拉的制裁,并施压巴西阻止其加入"一带一路"[11] 拉美国家应对与选举动态 - 哥伦比亚佩特罗政府挑战美国主导地位,建立对华战略伙伴关系并筹备加入"一带一路"[11][12] - 阿根廷米莱政府叫停加入金砖国家+,申请成为北约合作伙伴并缺席中拉论坛[14] - 巴西卢拉政府推动"加速增长计划"与"一带一路"协同,但未正式加入[11][19] - 洪都拉斯与中国建交,但自由党候选人纳斯拉亚反对对华自贸协定[16] 基础设施与商业合作 - 中巴秘跨洋铁路走廊项目获中国企业支持,体现区域基础设施合作[11] - 香港和记黄埔在巴拿马运河港口管理权面临被美国贝莱德公司取代的风险[10] 多极化趋势与区域组织 - 中拉论坛第四届会议强调发展多边主义和南南团结的共同愿景[23] - 巴西博索纳罗政府曾退出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CELAC)并削弱区域组织[20]
美洲国家组织秘书长:切断对华贸易将是灾难
环球时报· 2025-05-27 06:54
中拉贸易关系重要性 - 美洲国家组织秘书长阿尔马格罗强调与中国的贸易至关重要,贸然切断会导致严重的经济灾难 [1][3] - 中国是拉美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巴西、智利、秘鲁等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3] - 2024年中拉贸易额达5184.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0% [3] 拉美国家对中美关系的态度 - 阿尔马格罗表示拉美地区最糟糕的事情是被迫在中美之间作出选择,必须与各方建立良好贸易关系 [3] - 特朗普政府重申"门罗主义",试图将拉丁美洲视为美国专属势力范围 [3] 中拉经济合作进展 - 中国是哥伦比亚第二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哥贸易规模达149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连续4年超过1200亿元 [4] - 阿根廷接近达成向中国出口牛肉内脏协议,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占阿根廷牛肉出口总额的56.4% [4] - 巴西媒体称中国为拉共体成员国提供了众多替代选择,欧美能提供的选择较少 [4]
中国驻阿根廷使馆发言人就美国国务院拉美事务特使涉华错误言论发表谈话
快讯· 2025-05-17 06:57
中阿本币互换合作 - 中国驻阿根廷使馆发言人驳斥美国国务院拉美事务特使卡罗内关于中阿本币互换合作的言论,称其充满门罗主义陈词滥调 [1] - 中阿本币互换合作是两个主权国家自主决定、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式,美方无权干涉 [1] - 中方认为按照美国"命令"行事并非真正的自由,而是最大的不自由 [1] - 中方建议美方停止挑拨离间他国合作,应为他国发展多做实事 [1]
特朗普2.0的外交逻辑(国金宏观赵宏鹤)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4-03 11:09
特朗普2.0的政治逻辑 - 特朗普2.0的政治逻辑清晰连贯,对美国现状有认知,对长期愿景有规划,对短期举措有安排 [2] - 特朗普认为美国面临非法移民、贫富差距、工业凋敝、身份政治等问题,拜登政府又增加了债台高筑、通胀高企、外事缠身等新问题 [3] - 特朗普主张彻底变革,目标是让科技再次领先、让美军再次强大、让美元再次强大 [3] 历史的坐标:尼克松主义 - 当前美国的内外环境与70年代相似,经济经历大通胀,政府债务高企,科技领先优势收窄,外事消耗巨大 [6] - 尼克松时期采取"缓和政策",减少外事消耗,加强美洲防御,缓和敌对关系 [4][5] - 特朗普2.0借鉴尼克松主义,但增加了意识形态偏好 [6] 特朗普2.0的对外政治逻辑 1 保障美洲本土安全 - 特朗普聚焦巴拿马运河、格陵兰岛等战略要地,以加强美洲本土安全 [7] - 格陵兰岛战略价值提升,美国试图说服其脱离丹麦投向美国 [8] 2 战略收缩和意识形态输出 - 特朗普采取"选择性战略收缩+意识形态输出",减少不必要的外事消耗 [9] - 对欧洲盟友的态度结合意识形态问题,排斥西欧左翼政党 [9][10] - 调停俄乌冲突是减少外事消耗的手段,也是缓和美俄关系的前提 [10] 3 关税成为外交谈判手段 - 特朗普将关税威胁作为外交谈判工具,榨取其他国家的利益 [12] - 凭借头号消费强国地位,关税威胁对经济依赖度高的国家尤为有效 [12] 对拜登外交路线的全盘否定 - 特朗普2.0全盘否定拜登的干预主义和遏制政策,转向门罗主义和缓和政策 [13] - 欧洲面临安防压力,启动"重新武装欧洲"计划,批准8000亿欧元防务开支 [13] - 德国批准5000亿欧元基建投资,国防开支超过GDP的1%部分免于债务限制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