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智能地浸技术

搜索文档
这桶“国产铀”,含金量有多高?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4 22:34
项目概况 - "国铀一号"示范工程于2024年7月12日开工建设,仅一年即生产出第一桶铀产品,创下国内天然铀产能项目建设新速度[3] - 该项目是我国产能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天然铀产能基地,标志着我国铀资源开发迈入绿色安全、智能高效新阶段[3] - 作为核工业发展70年来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项目,建成后将为国家能源安全与核工业发展提供坚实资源保障[3] 技术突破 - 采用第三代铀矿采冶技术体系,构建"绿色环保、远程管控、智能分析、高质高效"现代化生产要素,打造智慧矿山标杆[5][6] - 应用CO₂+O₂地浸新工艺实现环境影响最小化,颠覆传统"先破坏后治理"模式,实现开发与环保同步[13] - 数字建井技术使铀浸出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一倍以上,定向割缝过滤器工艺精准控制溶浸液流向[14] - 建成国内首个地浸铀矿山智能化远程管控中心,实现千里外"一键采铀",自控人员精简一半以上[14] 资源格局 - 我国铀资源开发实现"由南向北"战略转移,北方砂岩型铀矿预测资源量超280万吨,鄂尔多斯盆地成最大铀资源基地[6][17] - "国铀一号"作为首座单体千吨级地浸铀矿山,验证北方砂岩铀资源可绿色高效规模化开发,扫清大规模产业化技术障碍[17] - 技术将推广至松辽、二连、伊犁等北方盆地,支撑建成一批新铀矿大基地,全面保障核能发展需求[8] 产业影响 - 项目代表产能规模从南方百吨级分散小矿升级为北方千吨级大基地集群,实现生产力和产业模式代际跨越[19] - 标志着中国在复杂砂岩铀资源绿色智能开发领域走到世界前列,提升国家铀资源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20] - 通过先进技术盘活以往难以开发的复杂砂岩铀资源,显著提升资源自给率上限,核心技术自主可控[22] 管理创新 - 模块化标准化建设实现一年建成千吨级大矿,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深度融合[16] - 首创远程智能管控模式和大数据智能决策模式,为现代化"新铀都"管理模式树立标杆[17] - 无人机智能巡检覆盖100%采区,北斗定位实现异常报警和视频融合分析全自动化[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