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产业

搜索文档
上海杨浦对UP主购房最高补贴200万:城市打响“网红争夺战”?
创业邦· 2025-05-14 11:22
城市人才争夺战与MCN产业布局 - 上海市杨浦区推出"优享计划",针对全球互联网内容创作者提供最高200万元购房补贴,战略创作人才需达到平台前1%关注量(如B站百万粉丝、抖音数百万粉丝级别)[4] - 杭州成为自媒体创作者迁入热门地,胡润2024中国流量新势力百强榜显示15家机构位于杭州(仅次于北京),吸引影视飓风、何同学等百大UP主定居[16][18] - 北京MCN机构数量从2021年4840家降至2023年2134家,上海同期也出现下降趋势,UP主统计显示2022-2024年上海流失20名大UP主[15] 城市产业生态与竞争优势 - 杭州依托阿里生态和直播电商基础设施,形成流量变现闭环,政府提供中小微企业房租减免、资金支持等政策,营商环境友好[17][19] - 长沙以芒果TV为核心形成文旅联动效应,娱乐直播发达(如衣哥、唐艺),错位竞争带货直播赛道,带动蛙酷文化等母婴垂类MCN崛起[27] - 成都凭借美食美妆文化和低成本优势,孵化洋葱视频(抖音头部MCN)、瘾食文化(最大美食垂类MCN之一)等机构,并布局微短剧赛道[28][29] MCN行业集中度与城市分布 - 全国MCN机构近3万家,其中粉丝总量超500万的243家机构(占0.81%)掌控市场71%的粉丝量,头部效应显著[21] - 北京以24家上榜机构居胡润百强榜首位(含无忧传媒、Papitube等),杭州15家(遥望科技、交个朋友直播间),广州10家(辛选)[25] - 中西部城市通过差异化竞争吸引机构,如长沙聚焦娱乐直播、成都深耕美妆美食赛道,OST传媒年产上百部短剧[27][29] 创作者迁移驱动因素 - 自媒体团队因线上工作灵活性迁往南方城市,气候、时尚文化及拍摄条件优于北京(如穿搭博主偏好南方出片环境)[11] - 上海凭借B站、小红书等平台聚集效应及国际化氛围吸引外国创作者,2024年"韩国博主占领上海街头"成热点事件[12][14] - 北京因户口限制、高房价等问题导致人才外流,典型案例包括张雪峰(600万粉丝)迁出、罗永浩团队400人转战杭州[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