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用药安全
搜索文档
药罐子里藏风险 老人健康“药”上心
经济观察报· 2025-11-13 16:25
文章核心观点 - 老年人用药安全问题普遍且严峻,涉及药品误服、过期、混用等多种风险,凸显了在药品可及性提升背景下,配套的安全用药管理和服务体系存在明显短板 [1][8][9] 老年人用药风险具体表现 - 存在重复用药现象,例如78岁高血压患者因一天内重复服用降压药导致血压骤降、头晕倒地 [2] - 药品过期问题突出,案例中发现过期三个多月的止咳糖浆和感冒药,甚至有存放超过十年的药酒 [3][7] - 多种药物混用情况常见,包括作用机制相似的降压药混吃,以及不同止痛药同时服用 [3][8] - 自行调整用药剂量,如疼痛加剧时擅自将医生建议的一次一片止痛药增加至两片 [8] 药品管理与认知挑战 - 老年人因视力、记忆力衰退,难以看清药品说明书上的小字,记不清药名、用法和剂量 [2][4][6] - 药品存储混乱,药箱内各类药品混放,标签磨损模糊,无法分辨药品信息和开封时间 [2][8] - 沟通障碍明显,老人购药时无法清晰描述病症或药名,对药师的详细解释缺乏耐心或理解 [4][5] - 依赖个人经验用药,倾向于选择价格便宜或“感觉有效”的药品,忽视用药禁忌和副作用 [5][8] 现有服务与干预措施 - 社区医院提供免费定期体检和用药指导,医护人员会逐页分析体检报告并精准开药 [3] - 药师在售药时尝试进行用药教育,详细说明禁忌、剂量和副作用,但跟进困难 [4][6] - 家庭成员采取辅助措施,例如使用不同颜色的笔在纸条上标记用药信息,但效果难以持续 [6] 行业机遇与潜在方向 - 市场对更清晰的药品标识(如大字版说明书)、更便捷的药品分装工具以及智能用药提醒设备存在需求 [2][4][6] - 药品零售端需要提升针对老年群体的专业咨询服务能力,以应对沟通和信息不全面的挑战 [4][5] - 家庭、社区、药店、医院多方协同的持续性用药管理和监护体系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