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热

搜索文档
修复文物,修正偏见——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文物修复一线见闻
新华网· 2025-09-10 15:33
在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实训室里,几名学生围坐在一起,商讨给破 碎陶片"做手术"的具体方案。不同于别处的文物修复,这里的修复师是听障学生,交流主要依靠手语和 眼神。 新华社济南9月10日电 题:修复文物,修正偏见——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文物修复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张力元 "别着急,现在还不到配补的时候。"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教研主任李傲为记者"翻译"了现场的一句话。 课上认真、课后加练,学生进步斐然。现在,约70名在校生一年可以修复古籍上万页、陶瓷数百件,部 分学生还参与了山东博物馆的文物修复项目。"让人感动的是,他们修复文物时格外小心、仔细,在专 注于'拼凑完整'的过程中,好像也在用耐心和敬畏弥补着某种生命的遗憾。"李傲说。 随着国家进一步发展技能培训和特殊教育,学校教学的软硬件设施均得到极大提升。实训场地从最初的 两张桌子,变成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11间工作室、1间陈列室,测色仪等设备一应俱全。 接受采访时,学生小婧在手机备忘录里打下了这段话:"能运用科技的力量还原文物的样貌,将文物承 载的历史留下来,我感到光荣。这个专业也让我更加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博物馆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