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

搜索文档
苍山孤独症男童走失离世:看见特殊教育的困境
经济观察报· 2025-08-15 23:48
特殊教育行业现状 - 特殊教育行业存在良莠不齐现象,部分机构缺乏资质却开展康复训练和夏令营服务[3][4] - 公办或正规特殊教育资源不足,家长需求无法满足,导致民间机构野蛮生长[4] - 正规民间机构难以获得教育用地,被迫租赁民房办学[4] 涉事机构问题 - 机构注册为家政公司却违规提供特需儿童康复服务[3] - 宣传师生配比2:1,实际为7个孩子配4名老师[3] - 孩子走失后延迟2小时报警,事后删除社交平台账号逃避责任[3][4] 国际对比 - 英国某地区提供26所特需儿童学校供选择[4] - 英国特需儿童单飞旅行师生比1:1且全免费[4] - 英国政府提供每周4-10小时的付费照护服务支持家长[4] 社会支持与反思 - 民间自发组织大规模救援,体现社会善意[6] - 需平衡监管与发展,避免因安全顾虑剥夺特需儿童教育娱乐权利[5] - 专业户外活动需严格评估准备,不能冒险[5] 行业改进方向 - 需完善特殊教育制度规范,填补公办资源缺口[4] - 加强机构资质审核,杜绝违规办学[3][4] - 推动社会对特需群体权利的认知,提供系统性支持[5]
“弯湾”把小超市开成人生课堂
杭州日报· 2025-05-20 10:39
公益项目运营模式 - 弯湾托管中心与绿循再生科技联合发起废旧家电回收活动,市民可用旧家电兑换可在弯湾消费场景使用的代金券,企业负责再生处理旧电器 [1] - 该项目为心智障碍青年提供实践成长机会,编织起公益网络 [1] - 弯湾托管中心是浙江省首家学费、餐费、托管费全免的托管中心,已帮助50多位心智障碍青年实现支持性就业 [1] 特殊教育实践成果 - 弯湾小超市作为就业实训项目已运营十年,通过理货、收银、核对保质期等工作帮助心智障碍青年学习基本生活技能 [1] - 心智障碍员工日均能独立完成20余笔收银交易,准确率高达98% [2] - 员工朱旻晏从最初数不清钱到能精准操作收银系统、独立完成送货服务,成为"金牌店长" [2] 社会价值与扩展 - 创始人徐琴提出"帮助他们,减少帮助"的教育理念,强调给予平等机会让心智障碍者在劳动中获得尊严 [2] - 弯湾小超市不仅是购物场所,更成为社区温暖的一部分和爱与希望的传递站 [2] - 项目扩展至桐庐成立"弯湾·上杭里成长中心",徐琴名师工作室启用,旨在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交流 [2] 政府与社会支持 - 采荷街道持续关注辖区残疾人就业帮扶,践行"幸福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民生承诺 [2]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达拉特旗特教教师点亮折翼天使人生路
新华网· 2025-05-18 14:55
特殊教育行业现状 - 内蒙古达拉特旗特殊教育学校现有37名特教教师,服务听障、智障、孤独症等特殊需求学生[1] - 近年孤独症患儿比例呈上升趋势,当前班级中孤独症儿童占比约18%(2名/11名)[2] - 孤独症患儿存在社交障碍、语言发育滞后、兴趣范围狭窄等特征,需更高专业度的教学干预[2] 教学模式与成果 - 采用"教育培训+衔接就业"模式,已建立拖布制作车间等辅助性就业平台[6] - 毕业生通过简单劳动可获得月薪800元,实现基本自给能力[6] - 教学成果体现在行为改善案例:孤独症患儿从不停转圈发展到能帮助同伴系鞋带[6] 教师工作内容 - 需同时承担教学与生活照护双重职责,包括擦鼻涕、辅助如厕等日常照料[4] - 实施家校协同机制,定期调整康复方案并指导家长居家训练[4] - 平均每位教师服务约7名学生(37名教师/全校学生),远低于普通学校师生比[1][4] 社会价值体现 - 有效打破"照料-求医-贫困"的家庭恶性循环[4] - 使残障学生获得社会接纳机会,家长满意度较高[4] - 通过职业培训显著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6]
周红波看望残疾人了解助残事业发展时强调
南京日报· 2025-05-18 09:41
助残事业发展 - 市委书记强调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1] - 南京市聋人学校30年来累计有1500多位学生考入高校 [1] - 推动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与特殊教育融合,提升办学质量 [1] 特殊教育建设 - 南京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通过云平台覆盖全市15所特殊教育学校 [1] - 强调要办好特殊教育,推进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 [1] - 鼓励特殊儿童弘扬自强不息精神,积极追求人生梦想 [1] 无障碍环境建设 - 地铁光华门站检查盲道、无障碍电梯及引导标识设置 [2] - 无障碍环境是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 [2] - 强调统筹规划无障碍设施的规划建设、维护管养 [2] 社区助残服务 - 栖霞区燕子矶街道建设"残疾人之家",提供托养、康复、就业等综合服务 [2] - 强调党建引领,调动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参与助残 [2] - 提升基层服务阵地综合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 [2]
特殊教育让“折翼天使”化身腾飞的乌尔朵
新华网· 2025-05-14 05:54
特殊教育行业发展 - 西藏特殊教育学校数量增加,2013年成立第一所特校,2022年成立第二所特校,主要招收听力残疾和视障类儿童 [2] - 截至2024年底,西藏全区7所特校在校学生978人,3646名残疾儿童实现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服务达2597人 [2] - 西藏全区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实现就业21237人,显示特殊教育对就业的积极影响 [4] 那曲市第二特殊教育学校运营情况 - 学校目前共有92名学生,其中送教上门学生25名,学生主要来自距那曲市区较远的索县、比如县等 [3] - 办学3年来,学校送教上门累计行程2400公里、362个课时,覆盖偏远地区学生 [3] - 学校开设语文、数学、藏文等文化课,以及音乐、舞蹈、烘焙、缝纫、芳香理疗等职教课程,帮助学生多元化发展 [4] 学生发展与成果 - 办学3年来,那曲第二特校已有6名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显示职业教育课程的实际效果 [4] - 2024年,在浙江省援藏工作队支持下,6名学生被选送到浙江就读高中,未来将回那曲参加高考 [4] - 送教上门服务显著改善学生能力,例如洛桑欧珠从无法学习到能写简单藏文和绘画 [4] 教育理念与文化 - 学校采用乌尔朵文化比喻,强调教师支撑学生成长,帮助"折翼天使"融入社会 [1] - 教育公平理念体现在让每个孩子接受教育并上好学,最终走向社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