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殊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最新统计出炉:幼儿园一年关掉2万所,民办校少了1.5万所
南方都市报· 2025-06-15 17:34
教育行业整体发展 - 2024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7 00万所 其中幼儿园25 33万所 民办校15 28万所 延续了2023年以来的万余所降幅 [1] - 特殊教育学校及在教学生数量保持上升走势 2024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396所 较上年增加51所 在校生91 59万人 较上年增加0 39万人 [3] 学前教育领域 - 2024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5 33万所 较2023年减少2万多所 在园幼儿3583 99万人 较上年减少500多万人 [1] - 普惠性幼儿园数量从2023年的23 64万所减少至2024年的22 10万所 降幅超1 5万所 占全国幼儿园比例87 26% [1] -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2 00% 较2023年统计公报数据有所下降 [1] 民办教育领域 - 2024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5 28万所 较上年减少近1 5万所 降幅超过2023年的1 1万余所 占全国学校总数32 52% [2] - 民办学校在校生4621 59万人 较上年减少超300万人 占全国在校生比例16 13% 较上年降低0 83% [2] - 民办高校803所 占全国高校总数25 75% [2] 人口变化对教育行业影响 - 2023年、2024年中国出生人口分别为902万、954万 预计2025年可能降至800万至850万 并将在800万以下规模持续多年 [2] - 少子化导致适龄生源池持续收缩 民办教育行业将从跑马圈地转向精耕细作 提前储备现金流、构建特色壁垒、完成数字化转型的学校更具竞争力 [3]
教育对外开放背景下特殊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5-22 06:19
教育对外开放与特殊教育国际化 - 教育对外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驱力,需推动国际教育资源对接与共享,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全球视野的人才 [1] - 特殊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政府主导、分类推进、多元融合的原则,需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以应对全球化挑战 [1] 融合教育理念与实践 - 中国特殊教育发展坚持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相结合,推行融合教育理念,确保特殊学生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 [2] - 融合教育强调消除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的界限,培养学生同理心和包容意识,并通过国际资源构建开放教育环境 [3] -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明确要求各国推行融合教育,中国此举是推进特殊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 [2] 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 - 特殊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培养具备数字素养、复合型知识与技能的国际化教师队伍 [4] - 特殊教育教师培养需结合"教育"与"康教",构建"特殊教育+教育康复+跨学科知识"一体化课程体系 [5] - 高校可通过中外联合培养、订单式培养等方式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并重视其协调沟通能力 [5] 数字化与个性化教育 - 特殊教育国际化强调个性化和教育公平,需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 [7] - 地方政府需将特殊教育考核纳入普通学校评估体系,建立专项督导机制和完善的评估方案 [6][7] - 数字化工具如虚拟现实技术可辅助分析学生数据,满足其专业发展、升学和国际视野拓展需求 [7]
“弯湾”把小超市开成人生课堂
杭州日报· 2025-05-20 10:39
公益项目运营模式 - 弯湾托管中心与绿循再生科技联合发起废旧家电回收活动,市民可用旧家电兑换可在弯湾消费场景使用的代金券,企业负责再生处理旧电器 [1] - 该项目为心智障碍青年提供实践成长机会,编织起公益网络 [1] - 弯湾托管中心是浙江省首家学费、餐费、托管费全免的托管中心,已帮助50多位心智障碍青年实现支持性就业 [1] 特殊教育实践成果 - 弯湾小超市作为就业实训项目已运营十年,通过理货、收银、核对保质期等工作帮助心智障碍青年学习基本生活技能 [1] - 心智障碍员工日均能独立完成20余笔收银交易,准确率高达98% [2] - 员工朱旻晏从最初数不清钱到能精准操作收银系统、独立完成送货服务,成为"金牌店长" [2] 社会价值与扩展 - 创始人徐琴提出"帮助他们,减少帮助"的教育理念,强调给予平等机会让心智障碍者在劳动中获得尊严 [2] - 弯湾小超市不仅是购物场所,更成为社区温暖的一部分和爱与希望的传递站 [2] - 项目扩展至桐庐成立"弯湾·上杭里成长中心",徐琴名师工作室启用,旨在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交流 [2] 政府与社会支持 - 采荷街道持续关注辖区残疾人就业帮扶,践行"幸福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民生承诺 [2]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达拉特旗特教教师点亮折翼天使人生路
新华网· 2025-05-18 14:55
特殊教育行业现状 - 内蒙古达拉特旗特殊教育学校现有37名特教教师,服务听障、智障、孤独症等特殊需求学生[1] - 近年孤独症患儿比例呈上升趋势,当前班级中孤独症儿童占比约18%(2名/11名)[2] - 孤独症患儿存在社交障碍、语言发育滞后、兴趣范围狭窄等特征,需更高专业度的教学干预[2] 教学模式与成果 - 采用"教育培训+衔接就业"模式,已建立拖布制作车间等辅助性就业平台[6] - 毕业生通过简单劳动可获得月薪800元,实现基本自给能力[6] - 教学成果体现在行为改善案例:孤独症患儿从不停转圈发展到能帮助同伴系鞋带[6] 教师工作内容 - 需同时承担教学与生活照护双重职责,包括擦鼻涕、辅助如厕等日常照料[4] - 实施家校协同机制,定期调整康复方案并指导家长居家训练[4] - 平均每位教师服务约7名学生(37名教师/全校学生),远低于普通学校师生比[1][4] 社会价值体现 - 有效打破"照料-求医-贫困"的家庭恶性循环[4] - 使残障学生获得社会接纳机会,家长满意度较高[4] - 通过职业培训显著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6]
周红波看望残疾人了解助残事业发展时强调
南京日报· 2025-05-18 09:41
市领导戴华杰、许峰参加。 5月18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16日,市委书记周红波看望残疾人并了解助残事业发展情况, 向全市残疾人及其亲属、残疾人工作者致以亲切问候。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 精神,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残疾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栖霞区燕子矶街道整合社区资源建设"残疾人之家",打造了集托养、康复、就业、文体娱乐、法律 救助为一体的服务平台。周红波详细了解残疾人托养康复和辅助性就业情况,强调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 作用,调动志愿者、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多方力量参与,促进各类社区服务与社会化助残服务有机结 合,加强基层服务阵地综合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持续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质量,积极营造全社会 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南京市聋人学校历史悠久,是我国第一所聋人普通高级中学,30年来累计有1500多位学生考入高 校。周红波参观学校美术课程基地、手语博物馆和班级教室,鼓励同学们弘扬自强不息精神,努力学习 知识本领,勇敢克服困难挑战,积极追求人生梦想。在依托该校建设的南京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周红 波通过云平台详细了解全市15所特殊教育学 ...
特殊教育让“折翼天使”化身腾飞的乌尔朵
新华网· 2025-05-14 05:54
特殊教育行业发展 - 西藏特殊教育学校数量增加,2013年成立第一所特校,2022年成立第二所特校,主要招收听力残疾和视障类儿童 [2] - 截至2024年底,西藏全区7所特校在校学生978人,3646名残疾儿童实现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服务达2597人 [2] - 西藏全区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实现就业21237人,显示特殊教育对就业的积极影响 [4] 那曲市第二特殊教育学校运营情况 - 学校目前共有92名学生,其中送教上门学生25名,学生主要来自距那曲市区较远的索县、比如县等 [3] - 办学3年来,学校送教上门累计行程2400公里、362个课时,覆盖偏远地区学生 [3] - 学校开设语文、数学、藏文等文化课,以及音乐、舞蹈、烘焙、缝纫、芳香理疗等职教课程,帮助学生多元化发展 [4] 学生发展与成果 - 办学3年来,那曲第二特校已有6名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显示职业教育课程的实际效果 [4] - 2024年,在浙江省援藏工作队支持下,6名学生被选送到浙江就读高中,未来将回那曲参加高考 [4] - 送教上门服务显著改善学生能力,例如洛桑欧珠从无法学习到能写简单藏文和绘画 [4] 教育理念与文化 - 学校采用乌尔朵文化比喻,强调教师支撑学生成长,帮助"折翼天使"融入社会 [1] - 教育公平理念体现在让每个孩子接受教育并上好学,最终走向社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