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物馆热
icon
搜索文档
破解博物馆预约难|世界一流博物馆:提前预约和现场排队并行
新浪财经· 2025-07-07 08:16
博物馆参观热度 - 暑期家庭游、亲子游、研学游推动"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国内热门博物馆出现一票难求状况 [1] - 海外顶级博物馆如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大都会博物馆采用提前预约与现场排队相结合的入馆方式 [1] - 卢浮宫是全球人流量最大的博物馆 年参观量达900万人次 [4][16] 海外博物馆预约情况 - 大英博物馆免费入场 官网提供10分钟间隔的预约时段 7月每日均可预约 现场排队仅需几分钟至十几分钟 [2] - 卢浮宫当月预约不困难 但黄金时段名额紧张 全价票22欧元 [4] - 大都会博物馆年参观量570万人次 票价30美元 预约无时间段限制 [5] - 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最后的晚餐》仅支持季度放票 参观时间严格限制为15分钟 [7] 博物馆扩建与改造 - 卢浮宫计划扩建新入口并设计《蒙娜丽莎》专属展厅 需特别门票参观 [9] - 大英博物馆通过分拆自然历史藏品和图书馆实现扩容 2023年启动西区改建竞赛 [11][13] - 大都会博物馆完成洛克菲勒展厅改造 空间扩大以展示非洲、古代美洲和大洋洲艺术 [13] - 国内故宫博物院建设北院 上海博物馆和苏州博物馆分别新建东馆和西馆 [15] 全球博物馆客流数据 - 英国国家美术馆2024年参观量较2019年下降47% 减少280万人次 [18] - 大英博物馆2023年接待650万人次 创2015年以来新高 自然历史博物馆达630万人次 [18] - 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参观量390万人次 同比增长16% 荷兰梵高博物馆增长9% [18] - 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年接待370万人次 创前哥伦布文物参观纪录 [20] -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主馆年参观量570万人次 摩根图书馆因《彼得兔》展览客流增长81% [20]
从年轻人钟爱博物馆说起(青年观)
人民日报· 2025-06-22 05:47
博物馆行业趋势 - 2024年国家博物馆35岁以下观众占比超过60%,年轻人成为参观主力军 [1] - 博物馆正成为年轻人学习充电和放松休闲的重要场所,社交媒体上出现大量"打卡"现象 [1] - 古风音乐、国潮服饰、非遗文化等传统文化元素与博物馆共同成为年轻人眼中的"顶流" [2] 年轻人行为分析 - 年轻人参观博物馆的动机包括了解历史文化、发现惊喜感动、感受文物穿越时空的魅力 [1] - 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源于文化自信增强,经历了从"不了解"到"真正爱上"的认知转变 [2] - 年轻人通过社交媒体分享"显眼包"文物二创内容,推动文物"破圈"传播 [3] 博物馆创新发展 - 年轻人将VR、互动游戏等新技术应用于博物馆展陈,使文物"活"起来 [3] - 年轻人在社交媒体自发制作"打卡攻略"和观展指南,提升小众博物馆知名度 [3] - 博物馆文物为快节奏生活中的年轻人提供精神养料和内心平静 [3] 文化消费升级 - 传统文化吸引力上升构成"博物馆热"的底层逻辑 [2] - 文物中蕴含的古人智慧和艺术追求为年轻人提供精神力量 [3] - 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正在形成文化自觉的洪流 [3]
2024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4.91亿人次,文创产品销售收入34.28亿元
博物馆行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达7046家较上一年增加213家实现每20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免费开放率91.46% [1] - 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4.3万个教育活动51.1万场接待观众14.91亿人次同比增长15.5% [1] - 2024年文创产品销售收入34.28亿元同比增长63.7% [1] - 中国国家博物馆2024年累计接待观众近700万人次其中"古代中国"展览接待量超680万人次 [3] 博物馆文化传播创新 - 国博与中信出版集团联合推出文物主题书籍《思接千载》精选115件文物由9位社教专家编写20余位学者审核 [2] - 西安市推出"地铁遇见博物馆"活动9大博物馆携百余件藏品进驻7座地铁站打造"流动博物馆" [4] - 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组织小学生担任"红领巾讲解员"为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提供讲解服务 [5] - 上海黄浦区推出文博主题巴士串联十余处文博场馆配备金牌讲师随车讲解 [5] 文创产品开发动态 - 国博衍艺以《思接千载》书中八件文物为原型推出"古代中国"系列冰箱贴等文创产品 [6] - 首届北京博物馆季设立文创月将在四大商圈轮办市集推出"大文创"产品及设计大赛 [7] - 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销售火爆故宫猫等产品受追捧 [6] - 复旦大学博物馆馆长指出文创开发可将"人流量"转化为"消费额"需注重实用性与情感共鸣 [8] 博物馆教育功能拓展 - 博物馆通过重磅大展研学活动精品文创等方式构建普惠均等的文化服务体系 [1] - 《思接千载》书籍通过文物故事转化专业考古数据为大众可读内容 [2] - 南京长江路小学学生与AI共创"博物馆大道长图"融合《金陵图》画风呈现当地博物馆聚落 [5]
晶采观察丨持续升温!解锁“文博热”破圈密码
央广网· 2025-05-19 15:37
博物馆行业发展趋势 - 博物馆从单纯的文化守护者转变为反映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载体,与消费新动能提升紧密相连 [1] - 2024年全国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4.3万个、教育活动51.1万场,接待观众14.9亿人次 [2]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达7046家,较上年增加213家,免费开放率达91.46% [2] 博物馆创新实践 - 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如"朝珠耳机"和故宫口红成功出圈,将文化元素融入日常生活 [1] - 甘肃省博物馆"绿马"系列文创产品以可爱形象和实用功能获得消费者青睐 [1] - 多地博物馆推出夜游、特展等项目,带动周边餐饮、住宿、购物等产业发展 [1] 博物馆文旅融合 - 上海、苏州等地博物馆引入咖啡馆等业态,形成以博物馆为核心的文旅融合新模式 [1] - 博物馆文创产品不仅是商品,更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1] - "五一"假期超6000万人次参观博物馆,显示博物馆已成为假日热门消费场景 [3] 博物馆受众变化 - 青年群体成为博物馆参观主力,其文化诉求推动博物馆创新发展 [3] - 2024年实现每20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覆盖密度显著提升 [2] - 国际博物馆日将"青年力量"列为子主题,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3]
中国“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人民日报· 2025-05-19 04:49
博物馆行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达7046家,较上一年增加213家,实现每20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免费开放率91.46% [1] - 2024年举办陈列展览4万余个、教育活动51万余场,接待观众14.9亿人次 [1] - 中国博物馆事业已走过120年历程,自1905年南通博物苑创办至今 [1] 博物馆运营与创新 - 国家文物局发布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结果、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和2025年度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名单 [1] - 启动文明桥梁计划——文物出境展览精品项目、2025北京博物馆季等活动 [1] - 湖南博物院马王堆"生命艺术"大展运用AR技术"复活"汉代瑰宝 [3] - 成都博物馆与学校合作推出社教活动,以跨学科视角重构历史课堂 [3] 博物馆社会功能 - 博物馆始终坚持公益属性,传承历史文化、赓续历史文脉的使命不变 [2] - 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的博物馆"生活圈" [2] -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2024年重磅大展、研学活动、精品文创层出不穷 [2] - 国家博物馆推出"嵌珍珠宝石金项链"冰箱贴、毛绒玩具"鹳条儿"等文创产品 [3] 博物馆文化传播 - 乡村博物馆扎根中华大地,"文博轻骑兵"深入社区群众 [2] - 热门大展走进中小博物馆,打通文化供给"最后一公里" [2] - 博物馆从简单陈列展品转变为让观众产生兴趣并真正了解历史 [3] - 文创产品满足观众"把文物带回家"的心愿 [3]
从单向输出到双向奔赴 为观展赴一座城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旅游选择
央视网· 2025-05-19 03:12
博物馆行业转型趋势 - 博物馆正从高冷范儿转向可亲可近的新面貌 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1] - 博物馆热成为文化现象 到博物馆去成为新风尚 吸引年轻人专程为参观博物馆而赴一座城旅游 [4] - 博物馆从单向输出转变为与观众双向奔赴 通过文化体验项目如《再现大邑商》增强互动性 [4] 博物馆联动与展览创新 - 全国28家文博单位联动 携338件套文物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办殷商文明展览 跨越3500年历史 [6] - 博物馆展览突破地域限制 通过跨区域合作激活文化影响力 [6][7] 博物馆空间拓展与主题创新 - 博物馆突破传统围墙限制 向机场等非传统场所扩展 如西安西部机场博物馆利用6400平方米空间展示考古文物 [9] - 乡村博物馆兴起 如成都和林村将农房改建为气象博物馆 结合稻田实地展示气象与农业关系 [9] - 专家指出大型展馆应推出新时代主题 在文旅融合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 [11]
放下身段,博物馆在Z世代群体中火热出圈
环球时报· 2025-05-17 06:43
博物馆行业趋势 - 中国"博物馆热"在Z世代持续升温,35岁以下观众占比达62.09% [2][4] - 省级博物馆通过本地文化特色与创意展陈方式吸引年轻观众 [4] - 数字化与IP联名成为吸引年轻人的重要手段,如《物华弥新》手游联动多家博物馆 [11] 年轻观众行为特征 - 年轻人分为"入门小白"和"专业深度爱好者"两类,前者偏好沉浸式体验,后者注重文化内涵 [4] - 情绪价值需求显著,如凤冠冰箱贴8个月销量破100万件,系列销售额破亿元 [4] - 夜间观展需求增长,德基艺术博物馆推出常态化夜间开放至凌晨3点 [15][16] 创新展陈与技术应用 - 国家博物馆打造复合型文化空间,强调互动感与沉浸感 [2] - 三星堆博物馆运用数字魔镜、模拟铸造等互动装置还原古蜀生活场景 [6] - 埃及博物馆引入AR滤镜复原文物原貌,通过Instagram实现病毒传播 [18] 文创产品开发策略 - 国博文创团队通过研究年轻人拍照行为挖掘IP价值,如九龙九凤冠现象级产品 [4] - 文创产品成为连接年轻人与文物的媒介,带动展厅参观流量 [6] - 社区化小型展览主题(如环保、生活方式)更易引发年轻群体共鸣 [12] 国际博物馆创新案例 - 大英博物馆设立"青年小组"让Z世代直接参与策展,策划"丝绸之路"主题活动 [19] - 俄罗斯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设立艺术与科学实验室,结合科技工具创新艺术表现 [20] - 冬宫博物馆用全息投影展示2万张照片重建的"孔雀钟"数字艺术品 [21] 教育与参与模式 - 成都博物馆"红领巾小小宣讲员"活动将青少年从听众转变为文化解读者 [8] - 国家博物馆举办大学生创新成果展,118项成果来自101所高校 [7] - 米兰布雷拉美术馆提供可触摸复制品,提升视障人群观展体验 [12]
“看·见殷商”未展先火 首届北京博物馆季看什么?
北京商报· 2025-05-15 20:39
北京博物馆季活动规划 - 北京市首次将博物馆月升级为长达近5个月的博物馆季,时间跨度为5月18日至10月8日,覆盖暑期和国庆假期等参观旺季 [2] - 活动每月设置一个主题,包括五月展览月、六月科技月、七月文创月、八月研学月、九月教育月 [2] - 目前北京已有备案博物馆和类博物馆近300家,2024年博物馆月举办展览超2000个、线下活动超3万场次,接待观众约1亿人次 [2] 展览月重点活动 - "展览月"将集中推介100项重要展览,包括《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览之"看·见殷商"》等重点展览 [3] - "看·见殷商"展精选全国28家文博单位的338件(套)商代珍贵文物,其中一级文物及重点文物54件(套),10天售出2万余张票 [3] - 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携两大展览重新开放,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等也将推出多个主题展览 [3] 科技月特色活动 - 科技月策划"跨界、AI创、光影、科探"四大主题活动,包括市集互动、AI艺术宣讲、光影展演等形式 [4] - 打造三条特色博物馆主题游径,石景山区博物馆将发布AI数字人"噗噗"与观众互动 [4] 其他主题活动 - 文创月将举办文创市集、文创大赛等活动,提供一站式文创购物体验 [4] - 研学月推出"北京文博护照"和博物馆"通关文牒",可打卡博物馆并享受文创优惠 [4] - 教育月将推出两节"博物馆第一课",通过线上智慧课堂分享给全市中小学生 [4]
一个博物馆,改变河南一座城
经济观察报· 2025-05-06 20:53
博物馆旅游热潮与传统文化转型 - 中国文字博物馆借助甲骨文等文化标志成功吸引游客 2024年国庆假期安阳市累计接待游客762.75万人次 同比增长79.81% 旅游总收入48.45亿元 同比增长84.38% [4] - 博物馆通过文创产品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 目前馆内已有上千款文创产品在售 2024年文创收入达500万元历史新高 [4] - 2022-2024年游客接待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分别为60万、143万和216万人次 2024年清明假期因客流量过大启动限流措施 [4] 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策略 - 甲骨文水浒扑克成为爆款产品 因出现在上海浦东新区初三语文试卷而爆火 线上店日营业收入连续一周达2万元 [7] - 淘宝年货节期间文创店单日成交量增长700% 营业额增长535% 登上黑马榜榜首 [9] - 通过举办汉字创意设计大赛持续获取优质设计资源 许多爆款单品灵感来源于比赛获奖作品 [10] 专业性与教育功能建设 - 组建由北师大王宁教授等40余人专家团队编写陈列知识文本 文本叠起来达半米多高 [13] - 续建工程聘请黄德宽馆长等国内顶级专家团队编撰文本 确保展览专业性和准确性 [15] - 在中小学建立馆外教育基地 开展甲骨文知识宣讲 培养"小小讲解员" 编制甲骨文韵律操纳入研学课程 [15] 对当地经济与社会影响 - 显著带动周边商业发展 餐馆和出租车在节假日客流量激增 乘客主要目的地为文博景区 [18] - 提升周边房地产价值 周边房价比其他区域高出约2000元/平方米 汉字公园成为地产商宣传卖点 [20] - 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为当地居民提供470亩文化休闲空间 成为城市文化地标 [18][20] 全国及国际影响力扩展 - 推出"汉字"巡展项目 已在国内外举办展览273场 其中国外进入27个国家举办42场 [22] - 在郑州地铁开展"甲骨传文"主题活动 包括专列展示和快闪活动 扩大社会影响力 [21] - 巡展成为海外华人华侨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工作人员感受到当地人对汉字文化的热爱 [22]
五一假期掀“博物馆热”!博物馆相关企业超万家,华东最多
企查查· 2025-05-06 11:33
博物馆行业现状 - 国内现存博物馆相关企业1.17万家,2024年全年注册291家,截至4月底今年已注册61家 [2][3] - 华东地区博物馆相关企业最多,占全国存量29.41%,华南和华北分别占比18.97%和12.05% [2][3] - 成立年限在5-10年的相关企业占比最高达49.67%,10年以上企业占比28.32%,1年内新企业仅占2.76% [2][4] 企业结构特征 - 博物馆相关企业多为轻量级,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内的占比最高达45.88% [2][5] - 注册资本超千万元的企业占比23.6%,其中1000-5000万元区间占比15.60% [2][5] 市场热度表现 - 五一假期前两日江苏等五省博物馆参观人数均超百万,创历史新高 [2] - 社交媒体助推文化传播,线下展览打卡和文创消费成为主流旅游内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