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物馆热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超7000家
长江商报· 2025-09-11 16:12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 李璟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9月10日披露,"十四五"期间,相关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了关于博物馆 展陈展览、公众教育、开放服务等一系列改革发展政策文件,为博物馆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 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7046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1660家,基本建立起类型丰富、主体 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我国博物馆事业实现蓬勃发展。 在藏品征集和文物保护方面,全国博物馆新增藏品889.2万件/套,各地公布馆藏一级文物名录,摸 清全国馆藏一级文物家底,实施一批重点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和珍贵濒危、材质脆弱的馆藏文物保护修复 工作,有效保护国家珍贵文化遗产。 在传播文化、服务公众方面,五年间,中央累计投入免费开放补助资金超150亿元,接待观众超41 亿人次,连年组织"博物馆里过大年"等活动,积极推进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丰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 平,有力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 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方面,全国每年举办展览超4万个、教育活动超50万场次,有力推动了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充分 ...
国家文物局:最大限度满足博物馆爆发式激增需求
中国经济网· 2025-09-11 13:19
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0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 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数量达到7046家,平均每20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其中免费开放6444家,占 比91%以上。五年间,中央累计投入免费开放补助资金超150亿元,接待观众超41亿人次。全国每年举 办展览超4万个、教育活动超50万场次,有力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传承,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增进了人民精神力量。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让一些热门馆在节假日"一票难求",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乔云飞表示,通过调研发 现,少部分博物馆优质藏品展品集中、需求集聚,导致供不应求,这是"供给侧"普遍规律。对此,国家 文物局将积极指导各地文物部门和热门博物馆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一方面增强供给能力,通过大馆带 小馆,巡展、借展、联合办展、"云展览"等方式,把更多优质文化资源送到基层;另一方面提升服务质 效,科学实施预约机制,丰富优质文博内容,优化参观线路,提升公众参观体验。特别是在寒暑假和节 假日,进一步统筹安全和需求,通过调整单日预约量、取消闭馆日、延长开放时间等方式主动应对,最 大限度满足爆发 ...
“十四五”期间我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 文博游引领文旅新国潮
央视网· 2025-09-11 11:14
央视网消息: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在9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博物 馆热"持续升温。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乔云飞称,一方面增强供给能力,通过大馆带小馆,巡展、借展、联合办展、"云展览"等方式,把更多优质文 化资源送到基层;另一方面提升服务质效,科学实施预约机制。特别是在寒暑假和节假日,通过调整单日预约量、取消闭馆日、延长 开放时间等方式主动应对,最大限度满足爆发式激增需求。 目前,全国备案博物馆数量达到7046家,其中免费开放6444家,占比91%以上,全国博物馆新增藏品889.2万件/套,每年举办展 览超4万个,年接待观众已近15亿人次。五年间,中央累计投入免费开放补助资金超150亿元,接待观众超41亿人次,随着近年来"博 物馆热"持续升温,也出现了一些热门大馆,特别是在节假日"一票难求"的情况。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采取有效举措进行应对。 ...
博物馆“预约难”怎么办?国家文物局回应
新京报· 2025-09-10 16:35
"特别是在寒暑假和节假日,进一步统筹安全和需求,通过调整单日预约量、取消闭馆日、延长开放时 间等方式主动应对,最大限度满足爆发式激增需求。"他说。 乔云飞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博物馆建设科学规划,注重优质资源统筹和组织调度,因地制宜、分类施 策、优化布局,发挥央属大馆、省级博物馆和重点专题博物馆辐射引领作用,持续提升基层中小博物馆 发展水平,推动各级各类博物馆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公众美好生 活需求相契合的博物馆"生活圈"。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7046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1660家,基本建立起 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特别是在节假日,一些热门馆"一票难求"。9 月10日下午,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乔 云飞表示,"这既是人民群众对我们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认可,也对博物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 盼。" 乔云飞说,通过调研发现,少部分博物馆优质藏品展品集中、需求集聚,导致供不应求,这是"供给 侧"普遍规律。对此,国家文物局 ...
修复文物,修正偏见——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文物修复一线见闻
新华网· 2025-09-10 15:33
在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实训室里,几名学生围坐在一起,商讨给破 碎陶片"做手术"的具体方案。不同于别处的文物修复,这里的修复师是听障学生,交流主要依靠手语和 眼神。 新华社济南9月10日电 题:修复文物,修正偏见——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文物修复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张力元 "别着急,现在还不到配补的时候。"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教研主任李傲为记者"翻译"了现场的一句话。 课上认真、课后加练,学生进步斐然。现在,约70名在校生一年可以修复古籍上万页、陶瓷数百件,部 分学生还参与了山东博物馆的文物修复项目。"让人感动的是,他们修复文物时格外小心、仔细,在专 注于'拼凑完整'的过程中,好像也在用耐心和敬畏弥补着某种生命的遗憾。"李傲说。 随着国家进一步发展技能培训和特殊教育,学校教学的软硬件设施均得到极大提升。实训场地从最初的 两张桌子,变成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11间工作室、1间陈列室,测色仪等设备一应俱全。 接受采访时,学生小婧在手机备忘录里打下了这段话:"能运用科技的力量还原文物的样貌,将文物承 载的历史留下来,我感到光荣。这个专业也让我更加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博物馆热 ...
为一馆赴一城 文博经济为什么“惹人爱”?
上海证券报· 2025-08-21 03:18
博物馆行业热度与消费趋势 - 上海博物馆埃及展吸引逾277万人次观众 创造逾7.6亿元展览总收入 带动城市综合消费超350亿元 拉动城市消费比例达1:48 [4] - 全国博物馆"五一"期间接待观众6049.19万人次 同比增长17% 创历史新高 [3] - 青年群体成为消费主力 35岁以下观众在国家博物馆占比超60% 跨省参观博物馆游客占比达53.4% [4][5] 博物馆运营创新模式 - 上海博物馆通过1200余款文创产品实现超300万件销量 文创收入达4.4亿元 超过门票收入 [9] - 采用沉浸式数字展陈技术 结合历史叙事与文物陈列 创新打造可携猫观展等特色活动 [6][7] - 企业博物馆推出非遗制酱体验 中医药文化市集等互动项目 实现非遗技艺生活化转型 [5] 文创产业发展现状 - 全国博物馆文创销售收入34.28亿元 同比增长63.7% [9] - "00后"和"90后"成为消费主力 占比分别达31.0%和39.9% 超八成消费者具有购买意愿 [8][9] - 消费者最看重产品独特创意(占比72.6%) 文化内涵(占比68.1%)及纪念意义(占比65.3%) [9] 文化消费驱动因素 - 年轻人通过博物馆消费获得文化归属感 满足好奇心并产生审美愉悦和社交价值 [3] - 文创产品承载情感价值 满足个性化需求及文化身份表达 实现传统文化现代转译 [10] - 特色文物如"彩绘陶牵手女俑""马踏飞燕"通过社交媒体传播 成为网红打卡标的 [5]
方寸之间,博古通今 中小博物馆如何成为各地文旅“破圈”密码?
央视网· 2025-08-19 06:37
博物馆行业趋势 - 暑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大型博物馆和中小型博物馆均出现参观热潮 展厅内人头攒动 入口处排起长队 [1][2] - 中小博物馆凭借特色馆藏和本土化内容成功"逆袭" 从"小众"走向大众视野 吸引游客"为一座博物馆奔赴一座城" [3][10] - 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 截至2024年底中国备案博物馆达7046家 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小型博物馆 [9] 代表性中小博物馆案例 - 定州博物馆: - 作为县级博物馆跻身国家一级馆 拥有5万余件馆藏 含3件国宝级文物和上千件国家珍贵文物 [3] - 暑期取消周一闭馆 每天开放 提供4-8场公益讲解 对5人以上学生教师团体提供免费讲解服务 [6][8] - 开展诗词大会 古书库探秘 手绘等研学活动 吸引亲子游群体 [5][8] -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 - 全国最大蜀锦蜀绣文化传承基地 展陈面积3000平方米 含9373件馆藏(48件国家级珍贵文物) [12] - 设置清代道光年小花楼木织机现场演示 开设织造体验 蜀锦香囊等互动项目 [12][14] - 2024年7月1日至8月11日访客量达8.2万人次 同比增长近2倍 [14] 行业创新举措 - 数字化应用:山东青州博物馆搭建VR全景声动感影院 MR文化体验区等数字化场景 [11] - 运营模式创新:多地博物馆实施错时开放 延长时长 推出夜游 剧本杀 换装体验等新型服务 [11] - 内容差异化:中小博物馆聚焦细分领域(如航海 美食) 避免"千馆一面" 提供沉浸式专业体验 [11] 用户行为特征 - 亲子游成为暑期主力客群 家长带孩子以家庭或组团形式参观博物馆 [4][5] - 游客偏好从大型博物馆转向中小型博物馆 更注重特色体验和文化沉浸感 [3][10] - 研学活动需求旺盛 博物馆成为"暑期第二课堂" 吸引学生参与互动项目 [1][8]
焦点访谈|方寸之间,博古通今 中小博物馆如何成为各地文旅“破圈”密码?
央视网· 2025-08-17 21:38
博物馆行业暑期热度分析 - 暑期旅游旺季推动博物馆参观热潮持续升温 大量观众涌入导致入口排长队、展厅拥挤 [1][3] - 亲子游群体成为最活跃主力军 包括小家庭单位和家长自发组团带孩子探索 [7] - 博物馆与游客形成双向奔赴 多地调整开放策略如取消周一闭馆、延长开放时间 [7] 中小博物馆特色化发展 - 县级博物馆凭借特色馆藏成功逆袭 定州博物馆拥有5万余件馆藏含上千件国家珍贵文物和3件国宝级文物 [5] - 本土化陈列形成鲜明特质 展品均源自当地土地与历史紧密交织 [5] - 避免千馆一面通过细分领域实现差异化 如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专注蜀锦蜀绣文化 [13] 创新服务与体验升级 - 免费讲解服务强化教育功能 定州博物馆提供4-8场/日公益讲解并针对学生教师团体提供专属服务 [9] - 数字化应用提升沉浸体验 山东青州博物馆搭建VR/MR/XR数字体验空间 [11] - 互动项目满足多元需求 成都馆开设织造体验/香囊制作/团扇刺绣等动手项目 [17] 中小博物馆运营数据 - 全国博物馆总数达7046家 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小型博物馆 [11] -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暑期访客量显著增长 42天达8.2万人次同比增长近200% [19] - 定州博物馆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 成为县级博物馆中的标杆 [5] 文化传承与教育功能 - 非遗技艺活态展示成为亮点 成都馆使用清代织机演示蜀锦织造技艺 [15] - 研学活动丰富文化体验 包括诗词大会/古书探秘/手绘等让孩子流连忘返 [9] - 小讲解员制度增强参与感 经过培训的红领巾讲解员分布各展区服务游客 [9]
馆城共生 “博”贯古今
河南日报· 2025-08-06 07:48
博物馆行业趋势 - 暑期研学游、亲子游高峰推动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热门场馆出现"一票难求"现象[2] - 博物馆功能从单一展览转向沉浸式体验,"为一馆,赴一城"成为游客新选择[2][4] - 技术赋能与需求变革推动博物馆融入城市生活,催生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新消费[2][4] 博物馆运营数据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达7046家,全年接待观众14.9亿人次[4] - 2024年春节期间全国博物馆日均流量超1000万人次,总接待量7264.87万人次[4] - 殷墟博物馆2024年2月开馆后接待游客近250万人次,展出文物近4000件(套)[3] 创新运营模式 -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推出全国首个交互式沉浸戏剧游《溯·长河》,融合剧情演绎与解谜体验[5] - 河南博物院开发"闺蜜同行"系列盲盒文创产品,"五一"假期创下单日销售破万纪录[11] -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展览吸引260万人次参观,带动4亿元文创营收和超200亿元城市综合消费[15] 城市联动效应 - 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阜民里文化街区形成文商旅融合模式,2025年"五一"接待游客29万人次[9] - 安阳殷墟景区上半年接待游客187万人次,形成"考古文物+文旅"的融合发展范例[10] - 洛阳市建成112家博物馆,2024年文创销售额突破2亿元(同比增长125%)[16] 行业发展战略 - 全国30余个城市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将博物馆纳入城市发展战略[15] - 河南省推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主题研学路线,2024年举办展览2700多个[16] - 行业建议聚焦"精、特、新"发展路径,通过跨界融合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双重释放[17]
破解博物馆预约难|世界一流博物馆:提前预约和现场排队并行
新浪财经· 2025-07-07 08:16
博物馆参观热度 - 暑期家庭游、亲子游、研学游推动"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国内热门博物馆出现一票难求状况 [1] - 海外顶级博物馆如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大都会博物馆采用提前预约与现场排队相结合的入馆方式 [1] - 卢浮宫是全球人流量最大的博物馆 年参观量达900万人次 [4][16] 海外博物馆预约情况 - 大英博物馆免费入场 官网提供10分钟间隔的预约时段 7月每日均可预约 现场排队仅需几分钟至十几分钟 [2] - 卢浮宫当月预约不困难 但黄金时段名额紧张 全价票22欧元 [4] - 大都会博物馆年参观量570万人次 票价30美元 预约无时间段限制 [5] - 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最后的晚餐》仅支持季度放票 参观时间严格限制为15分钟 [7] 博物馆扩建与改造 - 卢浮宫计划扩建新入口并设计《蒙娜丽莎》专属展厅 需特别门票参观 [9] - 大英博物馆通过分拆自然历史藏品和图书馆实现扩容 2023年启动西区改建竞赛 [11][13] - 大都会博物馆完成洛克菲勒展厅改造 空间扩大以展示非洲、古代美洲和大洋洲艺术 [13] - 国内故宫博物院建设北院 上海博物馆和苏州博物馆分别新建东馆和西馆 [15] 全球博物馆客流数据 - 英国国家美术馆2024年参观量较2019年下降47% 减少280万人次 [18] - 大英博物馆2023年接待650万人次 创2015年以来新高 自然历史博物馆达630万人次 [18] - 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参观量390万人次 同比增长16% 荷兰梵高博物馆增长9% [18] - 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年接待370万人次 创前哥伦布文物参观纪录 [20] -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主馆年参观量570万人次 摩根图书馆因《彼得兔》展览客流增长81%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