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肝脏免疫稳态
icon
搜索文档
我研究团队发现调控肝脏稳态的汇管区巨噬细胞新亚群
环球网资讯· 2025-06-24 10:04
研究背景与发现 - 海南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类特异性富集于肝脏汇管区的巨噬细胞新亚群——CX3CR1和CD63双阳性巨噬细胞,在维持肝脏免疫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 [1] - 肝脏汇管区由门静脉、肝动脉、胆管及淋巴管组成,其功能异常与多种肝脏疾病密切相关,但学界对其免疫细胞亚群及作用机制了解较少 [1] 研究方法与技术 - 研究人员运用Liver-CUBIC光透明成像技术与显微光学断层成像技术,对CX3CR1-GFP小鼠的完整肝叶开展单细胞分辨率成像 [2] - 结合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将肝脏汇管区密集分布的CX3CR1阳性细胞群命名为肝脏汇管区巨噬细胞亚群 [2] 研究结果与意义 - 肝脏汇管区巨噬细胞亚群能捕获肝实质细胞抗原,与汇管区T细胞形成稳定接触以调节免疫反应,并通过与肝脏交感神经直接接触保护神经结构 [2] - 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小鼠模型中,该亚群缺失会导致中性粒细胞浸润增加并加剧交感神经损伤 [2] - 研究揭示了该亚群在免疫稳态和神经保护中的作用,为肝脏免疫学和神经免疫学提供新见解,并为相关疾病治疗提供潜在新靶标 [3] - 《自然免疫》指出该研究有助于设计更有效的巨噬细胞靶向治疗方法以恢复组织完整性或治疗器官特异性疾病 [3]
海南大学发表最新Nature Immunology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6-22 07:59
肝脏免疫稳态研究 - 研究发现一种独特的肝门区巨噬细胞(LPAM)亚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功能在于维持肝脏免疫稳态 [3] - LPAM通过整合整个肝叶成像和单细胞RNA测序分析发现,其转录和空间分布与肝包膜巨噬细胞存在显著差异 [5] - LPAM存活依赖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在小鼠出生后定植于肝门区,并在肝脏稳态期间由骨髓来源细胞补充 [5] LPAM功能机制 - LPAM能高效捕获源自肝细胞的抗原,并与门静脉周围的交感神经紧密相互作用 [5] - 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期间,LPAM缺失导致中性粒细胞浸润增加并加重交感神经变性 [5] - 研究表明肝门区已成为调控肝脏稳态和疾病的重要区域 [7] 研究意义 - 揭示了一种独特的神经相关门静脉巨噬细胞亚群,其功能在于维持肝脏免疫稳态 [6] - 组织巨噬细胞通过捕获抗原、保护交感神经以及在炎症时限制中性粒细胞募集来发挥免疫稳态功能 [7] - 研究由海南大学张智红教授、骆清铭院士、刘征研究员等团队完成,发表于Nature Immunology期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