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科普| 年轻乳腺癌患者有生育需求但不敢生,乳腺癌到底是否会遗传
第一财经· 2025-04-23 17:03
乳腺癌患者生育需求与现状 - 超过50%的年轻乳腺癌患者有生育需求 但最终生育比例不足5% 存在10倍差距 [1] - 2022年中国乳腺癌新发病例达35.72万例 占女性癌症新发病例15.6% 仅次于肺癌 [1] - 40岁以下年轻乳腺癌患者占比14.9% 35岁以下患者占比6.5% [1] 生育障碍因素分析 - 主观恐惧因素包括担心肿瘤复发(占比未量化)和遗传给子女 [1][2] - 客观治疗因素导致不孕: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引发卵巢早衰 内分泌治疗持续5-15年 [2] - 遗传性乳腺癌实际占比仅5%-10% 携带基因者患病概率40%-60% 遗传给子女概率50% [2] 生育力保护技术进展 - 辅助生殖技术进入临床成熟阶段 关键窗口期为术后至放化疗前1-2周 [3] - 玻璃化冷冻技术可保存胚胎/卵子/卵巢组织 35岁以下冷冻胚胎妊娠成功率可达50% [3] - 医院建立多科室协作机制 评估卵巢功能并制定一体化治疗计划 [3] 行业提升方向 - 需提升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意识 加强规范化诊疗质量控制 [4] - 建议将生育健康纳入肿瘤健康素养提升行动 通过早育降低乳腺癌风险 [4] - 需要政府/专业界/媒体/公众共同关注生育健康与肿瘤防治 [4]
50%乳腺癌女性想当妈,为何只有5%成功?国家出手,重要联盟成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31 23:26
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联盟成立 - 联盟由中国癌症基金会、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琼海博鳌肿瘤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承办,汇聚肿瘤科、生殖科、心理科等跨学科顶尖专家 [2] - 旨在为肿瘤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生育力保护支持,探索中国特色恶性肿瘤防治方案 [2] - 联盟联动医疗、科研、公益及媒体等多方力量,构建科普防治网 [2] 早发乳腺癌防治与生育健康工程 - 工程聚焦学术、公众、患者三方协同,以乳腺癌为首个试点癌种 [2] - 未来将扩展至年轻肿瘤患者群体,推动癌症早诊早筛和生育力保护科普 [2] - 依托联盟、媒体和患者组织构建社会性支持网络 [2] 中国乳腺癌发病现状 - 2022年中国新发乳腺癌病例达35.72万例,位居女性癌症发病率第二位 [6] - 中国年轻乳腺癌比例高于美国,中位发病年龄提前15年左右 [6] - 超过50%年轻患者有生育需求,但妊娠率不足5% [6][24]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 联盟倡导MDT模式,整合肿瘤学、生殖医学、心理学及遗传学等多学科资源 [11] - 目标是为患者提供全周期个性化诊疗方案,提升生存机会和生活质量 [11] - 乳腺癌因高发率和治疗进展成为首个试点癌种 [11] 专家观点与建议 - 徐兵河院士强调生育力保护关乎国家人口安全、家庭幸福与社会公平 [7] - 马飞教授提出建立全国肿瘤学科与生殖学科协作机制,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9] - 方仪教授建议在早期治疗中融入生育保护观念教育,并建立应急联络机制 [14] 社会支持与未来规划 - 计划在全国建立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中心,撰写临床操作指南 [17] - 启动早发乳腺癌生育力保护科普防治网建设,开展患者教育和转诊 [17] - 通过公益综艺剧《玫瑰姐的C位秀场》重构社会对癌症患者的认知 [18] 政策与战略背景 - 《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强调癌症患者全周期健康管理 [6] - 国家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6] - 健康中国战略下,肿瘤防治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转型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