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搜索文档
中信保诚人寿“健康生态闭环”亮相: 保险业“价值战”进阶“温度战”
搜狐财经· 2025-06-16 15:19
医疗支付体系改革 -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使医疗机构平均住院日缩短15%,次均住院费用下降12%,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显著提升 [1] - 基本医保"保基本"定位与民众品质医疗需求矛盾凸显,2024年商业健康险赔付占比仅4.2%,创新药个人支付占比高达49% [1] 健康险行业转型 - 行业正从"规模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型,需突破"风险对价"单一逻辑,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跃迁 [2] - 传统"条款竞争"陷入同质化泥沼,行业亟须构建"保险即服务"的新型价值载体 [2] 中信保诚人寿创新实践 - 推出"检、诊、护、康"四维一体服务矩阵,覆盖"早筛预防-疾病诊断-院后照护-健康干预"全生命周期管理闭环 [6] - 打造名检直通服务、肠道早期病变深度筛查、阿尔茨海默专属服务包三大服务,覆盖40+城市专业检测网络 [7] - 搭建"线上+线下"健康医疗网络,贯通全国1000余家三甲医院,提供一站式闭环服务 [7] - 针对60岁以上1.8亿慢性病患者,打造"院内护工安排-出院交通安排-院后居家上门康护"全流程闭环 [8] - 推出28天"健康陪跑减重营",首期百名陪跑员平均减重3.4斤,单体最高减重14.44kg [8] 生态合作与战略布局 - 与再保机构、专业医疗健康机构深度合作,探索"保险+医疗"生态上下游资源整合 [5] - 提出"保险+养老陪伴""保险+健康医疗""保险+子女教育"和"保险+财富传承"四大场景服务体系 [12] - 2024年下半年净利润16.76亿元,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7.78亿元,保险业务收入103.9亿元同比增长9% [12] 服务模式创新 - 从"事后赔付"转向"事前预防",通过健康体检、慢病筛查、名院直通等增值服务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9] - 构建"社交化健康干预"模式,健康管理用户依从性提升40%,形成互助激励氛围 [10] - 将保险服务从"条款承诺"转化为"情感共鸣",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伙伴关系 [11] 行业启示 - 行业需突破"条款竞争"惯性思维,转向医疗生态深度整合与用户健康主动管理 [11] - "温度革命"通过标准化服务流程、数据化效果验证、可复制生态模式成为行业"硬实力" [13]
加码医药新零售 叮当快药推出急用药15分钟快送
证券时报网· 2025-06-04 13:16
公司动态 - 叮当快药联合多家企业开启急用药15分钟快送服务,并推进"原研药保供联盟"项目,被视为持续加码医药新零售的最新动作 [1] - 公司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专业运营能力,从单一药品即时零售平台升级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平台,夜间累计配送1.23亿单 [2] - 发布A-LL双轮驱动增长模型,依托星垣系统升级智慧药房,聚焦京津、沪杭、广深等核心区域加密网点布局,强化智慧药房与智能仓联动 [2] 行业趋势 - 药品即时零售受消费者欢迎,特殊场景如发烧、腹泻等急用药需求对履约时间要求更高,配送提速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1] - 国人对健康消费愈加重视,原研药被视为"品质生活"健康投资的一部分,重症患者、儿童及老年群体需求持续增长 [1] - 集采政策深化导致部分原研药退出医院渠道,患者转向线上医药平台购买 [1] 政策支持 - 商务部等12部门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支持零售药店拓展健康促进、营养保健等功能,推动电子处方在定点医药机构顺畅流转 [3] - 政策支持"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深化医保电子处方应用,满足便捷医药服务需求 [3] - 鼓励零售药店执业药师开展合理用药、慢性病管理等健康知识咨询和宣传,推广健康消费理念 [3] 技术创新 - 公司通过数字科技提升AI健康服务能力,加强医保在线支付、溯源直播、私域运营、数字药师及多平台运营等创新模式 [2] - 升级"15分钟健康服务圈",加强冷链配送及急送能力 [2]
邹城市“医院-社区-家庭”营养健康服务模式试点建设启动
齐鲁晚报网· 2025-05-23 23:57
政策背景与战略规划 - 邹城市启动"医院-社区-家庭"(HCH)营养健康服务模式试点建设 旨在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 推动全民营养健康行动 [1] - 试点工作基于《山东省国民营养计划(2018-2030年)》和《健康山东合理膳食行动(2024-2027年)》要求 代表济宁市参与省级营养健康单位验收并取得优异成绩 [4] 服务模式核心内容 - HCH模式通过整合医疗机构、社区和家庭资源 重点针对学生、老年人、家庭主妇等群体 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营养诊断、干预和评估服务 [3] - 建立卫生健康、市场监管、教体、街道联席会议制度 实现数据共享与问题研判 目标形成可复制的基层营养服务经验 [3] 实施方向与目标 - 推动服务理念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加强健康知识普及和家庭营养指导 [3] - 通过营养健康单位建设、指导员能力提升、居民知晓率调查等基础工作 为HCH模式奠定实施基础 [4] 试点意义与进展 - 邹城市成为济宁市首个开展HCH连续营养服务模式试点的城市 标志着该市营养健康工作进入新阶段 [4] - 试点包含揭牌研究室和制定《HCH营养健康服务模式建设规划》 系统性推进服务体系建设 [1][3]
健康管理进入AI个性化体检新纪元
环球网资讯· 2025-05-22 17:34
晚会盛况与影响力 - 全国首档"AI+医学"科学综艺晚会《爱康AI焕燃之夜》首播观看量超1.56亿 [1] - 集结影视、音乐、喜剧、健康领域多位"顶流"嘉宾,通过多元节目形式展示AI个性化健康管理 [1] - 晚会由爱康"AI健康管家"iKKie与北京卫视主持人联合主持,艺人锤娜丽莎、胡海泉等加盟 [3] AI健康管家iKKie的服务数据 - iKKie截至今年4月累计服务百万用户,累计问答次数达344万余次,体检报告解读次数达331万余次 [3] - 公司通过"医疗专业知识库+AI大模型算法"双引擎对iKKie焕新升级,推动AI个性化体检 [10] AI与医疗技术展示 - 西门子医疗展示全息心脏技术,光子计数CT比传统CT更清晰安全,支持数字孪生模型实时监测 [8] - 汇医慧影介绍AI影像诊断技术,通过低剂量螺旋CT实现多维度身体检查 [9] - 长木谷医疗展示"骨力宝"AI骨健康评估产品,覆盖颈椎腰椎问题的全流程数智解决方案 [7] 健康管理服务升级 - 公司从体检1.0演进至4.0时代,打破传统套餐模式,提供"AI多维度评估+个性化推荐"服务 [10] - 个性化健康管理已延伸至减重、抗衰、生发等领域,覆盖全国150余家体检中心 [5][9] - 过去7年推出10余款AI产品,形成覆盖眼底、乳腺、心脏等专项筛查的"爱康AI矩阵" [9] 行业专家与科普内容 - 北京协和医院专家陈伟讲解减重门诊适应症,地坛医院专家王笑梅演示肝脏无创定量检测技术 [7] - 中日友好医院专家杨顶权科普脱发成因,卡溯产品创始人介绍胶原蛋白防脱发应用 [7] - 积水潭医院专家金铂强调慢病预防需"提前了解干预",倡导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9]
山东十部门联合推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工作
大众日报· 2025-04-30 09:00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目标 - 到2030年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提升至48%以上,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至11%以下,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81岁以上 [2] - 2025年底前全省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至12%以下,2030年进一步降至11%以下 [6] 重点群体健康管理行动 - 孕产妇管理:2025年底前全省设有妇产科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普遍开展早孕关爱服务,强化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 [3] - 学生健康:2025年底前全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达47%以上,2030年达60%以上,每学期安排4个健康教育课时 [3] - 职业人群:2025年重点行业培训率90%以上,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知识知晓率85% [3] - 老年人健康:2025年底新增医养结合、康复护理等机构100家,两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达1050家以上,2030年90%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规范化老年医学科 [4] 健康管理阵地建设 - 健康学校:实现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全覆盖,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掌握1-2项运动技能 [5] - 健康社区:2030年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5个HCH工作站,推广AI自我健康管理技术 [5] - 营养健康:推动营养健康食堂建设,配备专职营养指导人员 [5] 全链条健康管理模式创新 - 2025年底前80%以上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两处方一提示"覆盖,2030年各级医疗机构全覆盖 [6] - 体重管理:2025年底前二级及以上综合医疗机构新增百家体重管理门诊或肥胖防治中心,2030年服务覆盖率100% [7] - 预防接种:2025年底前实现县级单位全生命周期电子预防接种证全覆盖,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保持92%以上 [7] - 运动健康:2030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比例超92%,推动医疗机构开设运动促进健康门诊 [7]
50%乳腺癌女性想当妈,为何只有5%成功?国家出手,重要联盟成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31 23:26
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联盟成立 - 联盟由中国癌症基金会、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琼海博鳌肿瘤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承办,汇聚肿瘤科、生殖科、心理科等跨学科顶尖专家 [2] - 旨在为肿瘤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生育力保护支持,探索中国特色恶性肿瘤防治方案 [2] - 联盟联动医疗、科研、公益及媒体等多方力量,构建科普防治网 [2] 早发乳腺癌防治与生育健康工程 - 工程聚焦学术、公众、患者三方协同,以乳腺癌为首个试点癌种 [2] - 未来将扩展至年轻肿瘤患者群体,推动癌症早诊早筛和生育力保护科普 [2] - 依托联盟、媒体和患者组织构建社会性支持网络 [2] 中国乳腺癌发病现状 - 2022年中国新发乳腺癌病例达35.72万例,位居女性癌症发病率第二位 [6] - 中国年轻乳腺癌比例高于美国,中位发病年龄提前15年左右 [6] - 超过50%年轻患者有生育需求,但妊娠率不足5% [6][24]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 联盟倡导MDT模式,整合肿瘤学、生殖医学、心理学及遗传学等多学科资源 [11] - 目标是为患者提供全周期个性化诊疗方案,提升生存机会和生活质量 [11] - 乳腺癌因高发率和治疗进展成为首个试点癌种 [11] 专家观点与建议 - 徐兵河院士强调生育力保护关乎国家人口安全、家庭幸福与社会公平 [7] - 马飞教授提出建立全国肿瘤学科与生殖学科协作机制,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9] - 方仪教授建议在早期治疗中融入生育保护观念教育,并建立应急联络机制 [14] 社会支持与未来规划 - 计划在全国建立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中心,撰写临床操作指南 [17] - 启动早发乳腺癌生育力保护科普防治网建设,开展患者教育和转诊 [17] - 通过公益综艺剧《玫瑰姐的C位秀场》重构社会对癌症患者的认知 [18] 政策与战略背景 - 《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强调癌症患者全周期健康管理 [6] - 国家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6] - 健康中国战略下,肿瘤防治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转型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