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我商品化
icon
搜索文档
学历贬值,大一新生涌入实习岗
创业邦· 2025-07-25 17:42
实习趋势前置化 - 78.4%的应届生有过至少一段实习经历,高于前一年的72.5% [13] - 在有实习经历的学生中,近七成从大一就开始实习 [13] - 实习起跑线不断前置,越来越多大一新生刚开学就申请实习 [5][14] 学生动机与选择 - 学生认为校园学习对找工作帮助有限,选择阶段性跳过大学教育 [5] - 学生希望通过早期实习积累经验,更快接触含金量更高的工作 [16] - 实习单位抛出"有机会接触一线资源""表现优异者优先考虑转正"等条件吸引学生 [17] 高校教育与职场脱节 - 高校教材滞后,10年前出版教材占比超过22% [28] - 教师授课模式死板,课程进度缓慢,学生选择逃离课堂 [24] - 学校教授的技能与职场需求不匹配,如会计专业仍教授过时的VB语言 [25] 实习体验与职场现实 - 实习生常被分配基础性、重复性工作,如整理卷宗、拆钉子 [44][45] - 带教无暇顾及实习生,导致实习生感到未被真正接纳 [48] - 过早职业化可能导致"工具理性"压倒"成长理性" [52] 实习对就业的影响 - 早期实习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在校招中更具竞争力 [37] - 实习经历成为HR面试时的重点关注内容 [37] - 学生通过实习习得职场沟通技巧,如称呼对方为"老师"或"哥姐" [42] 学生心理变化 - 实习后学生对专业选择产生怀疑 [49] - 过早接触职场可能导致学生对职业现状失望 [52] - 部分学生在课堂中找回对学科初心的感知 [54]
学历贬值,大一新生涌入实习岗
36氪· 2025-07-22 11:41
实习,原本是大学生就业的前夕,是毕业前从校园到社会的助跑环节。如今,这条起跑线正不断被前置。 越来越多大一新生刚开学就申请实习。有人抱着"风浪大,先上船"的想法,想抢跑在同龄人之前。也有人怀疑校园学习对找工作的帮助,决定阶段性跳过 大学这个中转站。 而提前登上这艘名为"社会大学"的船,却并不意味着拿到真正的船票。 01 被前置的起跑线 抢跑期末考试结束的第二天,还没放寒假,大一的卢亚齐就决定去实习单位报道了。 早晨六点闹钟一响,她从床上弹起,化妆,检查要带的材料,裹上外套,出门。七点二十,踏进早高峰地铁。 重庆的一月份,寒潮裹挟湿冷空气扑向巴南城区。18岁的卢亚齐头顶丸子头,戴着白框眼镜,紧贴上班族的步伐,小跑在地铁的换乘通道。圆脸蛋上的额 头冒汗。一只粉色双肩包在肩头左右摇晃。 九点不到,法院开门前,卢亚齐比约定时间提早半小时到达单位。她松了口气,打开手机,给不时弹出消息的大一班级群设置了免打扰:她想这能削弱她 的学生身份,避免给单位带教留下稚嫩的印象。 2007年出生于重庆郊县的卢亚齐,是当地某双非高校法学专业的大一新生。进入高校的第一个学期,她的注意力就从学校转移,主动去当地一所法院实 习。 上午,在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