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营销

搜索文档
桃李面包广告翻车:营销失控背后的业绩焦虑
齐鲁晚报网· 2025-09-05 18:55
广告营销事件 - 桃李面包因"毒打"式电梯广告引发舆论风波 广告上线仅一天即被下架[1] - 公司9月4日致歉 称广告为内部共创机制产物 将完善审核机制[1] - 广告将"生活的毒打"作为消费门槛 被批评为苦难营销和价值观空洞[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6.11亿元 同比下滑13.55%[2] - 归母净利润2.04亿元 同比下滑近30%[2] - 这是公司自2015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大幅业绩下滑[2] 市场竞争与挑战 - 短保面包市场竞争激烈 山姆、盒马、便利蜂等新零售渠道推出自有品牌挤压传统渠道空间[2] - 产品创新乏力 研发投入骤降 新品贡献率低[2] - 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和健康化的需求[2] 营销策略调整 - 上半年广告及宣传费用增长超40%[2] - 业绩压力下急于通过创新营销打开市场但忽视消费者感受[2] - 广告翻车引发社交平台"抵制桃李"呼声 进一步侵蚀品牌公信力[2] 行业普遍现象 - 从全棉时代、茶颜悦色到桃李面包 频繁出现广告翻车事件[3] - 暴露出企业在品牌治理、风险审核、价值观建设上的系统性缺失[3] - 在社交媒体放大效应显著的今天 创意任性可能演变为品牌危机[3] 品牌信任与修复 - 信任是食品企业最核心的资产 道歉难以抹去情绪伤害[5] - 需重新审视品牌定位和营销策略 回归产品本质[5] - 需加大研发创新力度 拓展多元渠道 修复品牌形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