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阴阳价

搜索文档
药店推行阴阳价,别把医保卡当套利卡
北京青年报· 2025-07-08 11:30
行业现状 - 医保定点药店存在"阴阳价"现象,同一款药品刷医保个人账户比现金支付贵,例如三黄片(葵花)现金价18元,医保支付价26元,价差达44% [1] - 药店采用"阴阳价"主要由于医保结算回款周期延迟,需垫付统筹基金报销部分并承担2%-3%手续费,资金压力促使成本转嫁 [1] - 药店利用参保人对医保个人账户资金敏感度较低的心理实施价格差异策略,导致消费者陷入支付困境 [1] 行业影响 - "阴阳价"直接推高参保人用药成本,医保个人账户从保障工具变为高价买单工具 [2] - 长期价差削弱公众对医保制度认同感,影响参保积极性 [2] - 该行为实质是套取医保基金的变相手段,虚高定价可能导致基金渗漏,累计流失量巨大 [2] 监管措施 - 医保部门应建立价格动态监测机制,利用全国统一信息平台实施药品价格全流程追溯 [2] - 加强药店日常管理,增加飞行检查频次,对违规者取消定点资格 [2] - 推进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缩短结算周期并降低手续费率,缓解药店资金压力 [3] 制度优化 - 国家医保局2024年1月提出推进医保与定点机构即时结算,为药店注入流动资金 [3] - 建议建立药店分级管理制度,将价格合规性与医保支付额度挂钩 [3] - 通过政策倾斜激励合规经营者,严惩违规者以强化对医保基金的敬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