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视觉可塑性
icon
搜索文档
当大脑独处时,它在思考什么?
虎嗅· 2025-10-08 09:33
两种学习方式的核心差异就是,有监督学习依赖外部的明确指引,而无监督学习则源于系统内部的自主 探索与规律发现。传统观点认为,学习需要依赖奖励信号(如食物、表扬)或明确反馈(如错误纠 正),但婴儿大脑展现出的惊人能力,正促使神经科学界重新审视这一认知。那么,生物大脑的无监督 学习能力到底从何而来? 一、无监督学习是大脑预习课 无监督学习的能力并非人类独有。例如,小鼠在探索新环境时,无需奖励就能自主形成空间记忆。为了 精准地观察这一过程,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的科学家Marius Pachitariu和Carsen Stringer领导的团队,设计了一项精巧的实验[1]。 当婴儿凝视旋转的风铃时,他或她的大脑便在悄然破解光影变化的规律。无需奖励或惩罚,这种对世界 的理解就已在神经回路中生根发芽——这正是"无监督学习"的生动体现。 反观当下最先进的人工智能,要区分"猫"和"狗"的图片,也需要在大量标注数据的"喂养"下才能实现。 这种需要引导的学习方式,则被称为"有监督学习"。 在神经科学里,有监督学习表现为外部奖惩引导的神经连接强化(如条件反射),而无监督学习是大脑 自主提取环境特征(如自发形成对线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