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订单农业骗局
icon
搜索文档
宣称“一本万利”,很可能是“陷阱” “订单农业”骗局须防范(信息服务台)
人民日报· 2025-07-02 05:54
订单农业骗局特征 - 不法分子倾向于选择小众品种行骗,如食用菌、中药材、特色畜禽等,这些品种技术门槛高、市场波动大且标准不健全,农民对其不熟悉易受骗 [1] - 通过互联网直播进行虚假宣传,炒作"投入少""利润高""销路广"等概念,甚至伪造"国家级重点扶持项目""有机生态"等文书证件,欺骗性强 [1] - 采用利诱手段如承诺偏离市场行情的回购价格、高额回报,或通过免费参观、报销路费、限时促销等方式诱导农民签订合同,少数案例制造履约假象引诱更多人受骗 [1] 骗局运作模式 - 租用场地设备虚构企业实力,掩盖无实体产业支撑的"空壳"本质,缺乏种植养殖技术及销售加工渠道,无履约能力,部分恶意注册多家企业以便注销跑路后更换"马甲"继续行骗 [2] - 高价捆绑销售假劣农业投入品,如无包装、无标签、无许可证的"三无"菌包或有机肥,部分虽无质量问题但消极提供技术服务或传授错误技术,故意造成减产以推卸履约责任 [2] 行业风险提示 - 农业产业周期长且面临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利润率有限,宣称"一本万利"的项目多为陷阱而非馅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