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

搜索文档
清风为伴产业兴 | 守护养殖致富路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8-09 09:08
肉鸭产业规模与产值 - 鄄城县2024年肉鸭年出栏量达9000万只 全产业链产值40亿元 [1] - 益客未来农场拥有12个基地 149个鸭棚 带动600户养殖户及10000余人就业 [1] - 大埝镇基地建有80余栋标准化鸭舍 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肉鸭养殖乡镇基地 [1] 产业链监管与政策支持 - 菏泽市纪委监委重点监督养殖 加工 环保 资金使用等环节 推动多部门协同解决产业堵点 [1] - 鄄城县纪委监委查处周某通过拆分510万元养殖大棚项目规避招标的腐败案例 [2] - 制定《关于全力推广现代肉鸭养殖模式的实施意见》 监督覆盖政策落实 资金管理 分红等全流程 [2] 技术创新与生态循环 - 专业化团队将鸭粪转化为有机肥 年节约周边种植户化肥成本100余万元 亩均增收超100元 [3] - 粪便处理方案实现污染治理与经济效益双赢 推动产业链向标准化 品牌化发展 [3] - 2023年累计解决10余个产业制约问题 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群众增收效益 [3]
苏州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99.9%,走在全国前列
苏州日报· 2025-08-09 07:39
长云村位于锦溪镇北部的万千湖畔,依托地理优势,发展合作农场。2022年,该村引入高校科研技 术,通过科学处理,将离田秸秆进行充分腐熟,通过添加辅料调节酸碱等制成水稻育苗基质,插秧时回 归田间,实现秸秆的原料化与肥料化利用。"在去年试点基础上,我们又试点将秸秆制成有机肥还田改 良土壤。"陆小峰说,长云村以南北农场和长娄里特色田园乡村为载体,在南农场建成秸秆堆肥育秧数 字化项目,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促进生态循环与粮食生产的同时,还带动全村人的就业。 苏州变废为宝,让土地更肥沃、村庄环境更干净整洁,也让生态循环农业蓬勃发展。在太仓市东林 村,秸秆利用已升级到"3.0版本"。依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的技术支撑,该村的秸秆饲料加 工厂消化了全太仓的秸秆,年产秸秆发酵饲料3万吨,每吨可卖500元,销往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等 地区。曾经让人头疼的秸秆与农作物生产废料,成了村里的致富手段之一。去年6月,农业农村部和联 合国开发计划署承担的全球环境基金——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授予东林村"零碳村镇示范村"荣誉。 昨天(8月8日)在昆山市锦溪镇长云村,锦溪镇农村工作办公室专员陆小峰蹲在田埂边,拨开稻叶 仔细查看长势:"今 ...
亭湖:构建全周期创业生态链 激活高质量发展“创”动力
新华日报· 2025-08-08 06:02
日前,以"焕新建军路.创启未来梦"为主题的盐城市亭湖区建军路创业大赛正在全城"搜罗"金点子—— 无论是AI科技达人,还是乡村"新农人",或是文创高手,都能在这里一展身手。该项赛事启动仅两周, 报名项目已突破100+,从黑科技到非遗传承,从智慧医疗到低碳环保,各路"创客天团"正在集结。赛事 设立各项奖励,最大奖不仅有奖金,还能享受"政策大礼包"和明星导师团的指导。 在建军路大赛如火如荼开展之际,一组数据格外亮眼:近三年来,亭湖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3313人,扶 持高校毕业生创业989人,带动就业5000余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2亿元……这背后,正是亭湖打造 的"政策赋能—赛事孵化—典型引领—基地支撑"全链条创业服务体系持续释放的乘数效应。 建军路创业大赛延续了亭湖"以赛育企"的优良传统。2023年、2024年两届返乡创业大赛吸引了80余个项 目参赛,孵化出20个优质项目,成功推荐3个优秀大学生项目获省级表彰。青年创业者倪慧成以总分第 二,斩获"创响江苏"标兵赛二等奖,荣获"'创响江苏'十大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标兵"称号,创盐城市人社 系统参加省级创业大赛历史最佳战绩。今年赛事增设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新赛道,报名项 ...
芭田股份股价微涨0.20% 中报净利润预增超199%
金融界· 2025-08-06 02:04
公司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5日收盘,芭田股份报收10.26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02元,涨幅0.20% [1] - 当日成交量为180444手,成交金额达1.85亿元 [1] 公司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复合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属于化肥行业 [1] - 公司产品包括复合肥、掺混肥、有机肥等,主要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5亿元至5.2亿元,同比增长199.6%至246.2% [1] 资金流向 - 8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020.55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9353.17万元 [1]
我国有机肥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经济日报· 2025-07-30 08:13
行业战略价值 - 有机肥在提升土壤健康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1] - 有机质是土壤质量核心指标 土壤有机碳每提升1吨/公顷可使作物稳产性提高3%至5% [2] - 有机肥产业在推动绿色农业 清洁生产 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2] 产业规模与增长 - 中国生物肥料企业数量超4500家 年产量达4500万吨 登记产品超1.5万个 年产值突破400亿元 [3] - 全球有机肥市场将迎爆发式增长 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达2270亿美元 2030年突破3000亿美元 [4] 发展阶段与转型 - 中国有机肥产业正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 需加快标准体系建设与产业链整合 [5] - 当前中国有机肥用量约4000万吨(纯养分) 占资源总量59.5% 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6] 区域发展案例 - 甘肃省甘南州利用农牧业优势发展有机肥产业 构建农林牧并举的产业循环体系 [5] - 黄河流域作为重要生态屏障 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直接影响区域生态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6] 技术发展方向 - 未来有机肥产业将向"精准高效 功能复合 绿色智能"方向发展 [6] - 需加强推广秸秆还田 粪肥还田等绿色种养循环模式 同时严控有机肥原料安全 [6] 行业建议 - 应推动政产学研用各方合作构建黄河上游绿色农业新高地 [6] - 需加快技术转化 模式创新与市场拓展 推进产业规模化 品牌化进程 [6]
塔之缘提升回收利用技术——科技涵养草原生态
经济日报· 2025-07-29 05:57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主要业务为收购牛羊粪,经筛选、高温发酵后添加菌种制成有机肥,用于草原沙化治理和生态修复[1] - 采用"牧民+合作社+收购站+企业"的运营模式,已在全市设立20处收购站[2] - 通过修路等基础设施改善换取牧民免费提供羊粪渣资源[1] 市场拓展与牧民合作 - 牧民观念从最初不愿卖粪转变为主动联系公司收购[1] - 收购过程中发现牧民羊圈存在大量陈年积压粪层资源[2] - 已带动2000户牧民增收脱贫,创造70余个就业岗位[2] 技术研发与生态效益 - 建立土壤实验室监测土地营养平衡状况,评估有机肥养护效果[2] - 与那曲市科技局合作组建研究团队,探索生态修复和废弃物协同处理技术[2] - 计划突破传统营销模式,推动线上线下结合扩大回收规模[2] 社会价值 - 改善牧民生活条件的同时涵养草原生态环境[1] - 将传统废弃物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有机肥产品[1] - 通过产业链整合促进当地畜牧业与绿色清洁能源协同发展[2]
“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有机肥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经济日报· 2025-07-28 06:17
行业战略价值 - 有机肥在提升土壤健康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1] - 土壤有机碳每提升1吨/公顷,作物稳产性可提高3%至5% [1] - 有机肥产业在推动绿色农业、清洁生产、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 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生物肥料企业数量超4500家,年产量达4500万吨,登记产品超1.5万个,年产值突破400亿元 [1] - 中国有机肥用量约为4000万吨(纯养分),占资源总量的59.5%,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 - 有机肥产业正处于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的关键阶段 [2] 全球市场机遇 - 2028年全球有机肥市场规模预计达2270亿美元,2030年突破3000亿美元 [2] - 中国有机肥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 [2] 区域发展案例 - 甘肃省甘南州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发展有机肥产业,构建农林牧并举、产加销贯通的产业循环体系 [2] - 黄河流域作为重要生态屏障和农牧业基地,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关系区域生态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2] 技术与发展方向 - 未来有机肥产业将向"精准高效、功能复合、绿色智能"方向发展 [3] - 需加强推广秸秆还田、粪肥还田等绿色种养循环模式 [3] - 应严控有机肥原料安全,防止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3] 政策与行业建议 - 需加快标准体系建设与产业链整合 [2] - 推动政产学研用各方携手构建黄河上游绿色农业新高地 [2] - 加强黄河流域沿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大绿色农资产品创制与推广力度 [3]
潍坊安丘:深耕生态农业 让“土特产”变身“金招牌”
齐鲁晚报网· 2025-07-25 19:39
农业技术创新 - 衡野农场采用避雨栽培、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等先进种植技术,实现葡萄零农残并获得"食用农产品电子安全码+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溯源码"双认证 [1] - 歌尔农场运用"静态曝气发酵"技术生产有机肥,使用后作物增产12%-15%,实现"治污-提质-增产"三重突破 [2] - 安丘市创新"政府统筹、国企运营"机制,通过大数据精准配比供应定制化有机肥,降低农户成本并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 [3] 产品质量与认证体系 - 衡野农场葡萄因品质提升带动产品均价上涨20%,消费者认可其"双码"认证的安全性和优质性 [1] - 安丘市与中检集团合作打造全国首个"电子安全码+生态原产地码"双认证体系,实现农产品全链条信息透明化管理 [2] - 安丘市已有119个绿色、有机及名特优新农产品通过认证,包括8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13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 [3] 生态农业与品牌建设 - 辉渠镇在天路沿线打造9家生态农场,培育出葡萄、西梅、百合等生态农产品,形成22个地域特色品牌和7个绿色产品认证 [3] - 安丘市秸秆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5%和90%,有效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 [3] - 名特优新农产品种植户亩均收益突破3万至5万元,生态农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建设双赢 [3] 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 - 歌尔农场有机肥厂年产能达4000吨,为生态农业提供新动能 [2] - 安丘市已有15家生产经营主体接入数据平台,13种传统土特产取得国际生态溯源资质 [2] - 安丘市形成多层次品牌矩阵,包括5个省级知名企业产品品牌和1个区域公用品牌 [3]
江西省九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2025年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22 16:25
农资产品质量抽查结果 - 江西省九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65批次农资产品 不合格率为20%(13批次不合格)[2] - 不合格产品涉及有机肥、复合肥、钙镁磷肥等品类 主要问题包括总养分不足、有效磷含量不达标、水分超标等[3][4][5][6] 肥料生产企业分布 - 本地企业占比显著:九江乐野有机肥、江西沃尔得生态肥业、江西新洋丰肥业等九江本土企业占合格样品60%以上[3] - 跨省供应链活跃:湖北企业(祥云化工、荆门高园磷肥)、安徽企业(金正大生态工程)、河南企业(亿元村科技)等外省厂商产品占比超30%[4][5][6] 重点不合格企业 - 九江荟生生物科技生产的精制有机肥(商标:荟生生物)有机质含量未达≥30%标准[3] - 江西沃德农农业开发的有机肥(商标:沃德农)水分指标不合格[6] - 湖北钟夏生物科技的活化磷肥(商标:植源)总磷含量低于16%标准值[6] 主流产品技术参数 - 复合肥主流配比为15-15-15(占比45%)和25-10-16(占比18%) 总养分普遍标注≥45%[3][4] - 有机肥行业标准要求总养分≥4%且有机质≥30% 抽查中34批次达标[3][4][5][6]
从“追赶”到“超越” 中国奶业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1 08:06
中国奶业核心指标突破 - 中国奶业核心指标(蛋白质、脂肪、体细胞、菌落总数)总体水平优于欧盟标准,原奶品质达世界级[1][2] - 伊利原奶菌落总数连续两年平均值低于1万CFU/mL,远优于欧盟标准的10万CFU/mL上限[3][4] - 规模化牧场生鲜乳乳蛋白、乳脂肪含量分别达3.3%和3.8%,体细胞数等指标优于欧盟[2] 行业规模与消费增长 - 2024年中国人均奶类消费量达40.5公斤,较1949年增长100倍[4] - 全国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比例达78%,牧场平均规模全球领先[6] - 内蒙古贡献全国1/5牛奶产量,每6杯牛奶中有1杯来自该地区[6] 科技创新与智能化养殖 - 智能牧场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温湿度监控、精准饲喂等400余项指标远程管理[7] - 行业引入饲喂机器人、挤奶机器人及数字化系统(如伊起牛智慧牧业生态系统),提升生产效率[8] - 奶牛单产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规模牧场单产普遍超10吨/年[2][7] 可持续发展实践 - 牛粪资源化利用形成闭环,万头牧场年产值可达1600万元(发电300万度+有机肥55.6万立方)[11] - 种养结合模式减少碳排放,自产青贮替代化肥使用[7] - 推动"三高三低"(高技术、高效益、高资源利用率;低风险、低污染)养殖模式[10] 未来发展方向 - 加强奶牛育种技术(全基因组选择)和优质饲草供给(苜蓿种植)[10] - 通过适度规模化、物联网应用及员工效率提升降低成本[9][10] - 全产业链协同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强化供应链与创新链整合[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