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
搜索文档
生产销售有机肥免征增值税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11-08 22:46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促进农业生产税收优惠 生产销售有机肥免征增值税 片图 享受主体 从事生产销售和批发、零售有机肥产品的纳税人 优惠内容 享受条件 1.享受上述免税政策的有机肥产品是指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和生物有机肥。 2.有机肥料,指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 3.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指由有机和无机肥料混合和(或)化合制成的含有一定量有机肥料的复混肥料。 4.生物有机肥,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禽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 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 政策依据 来源 | 河北税务 责任编辑 | 王威 张那 刘天妮 来源河北税务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自2008年6月1日起,纳税人生产销售和批发、零售有机肥产品免征增值税。 发票没有填写税号,可以报销吗? 不可以! 自2017年7月1日起,购买方为企业的,索取 增值税普通发票时,应向销售方提供纳税人识别号 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销售方为其开具增值税普通 发票时应在"购买方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购买方 的纳税人识别号 ...
德州|德州科学有序推进冬小麦播种
大众日报· 2025-11-04 08:50
天气对秋播的影响与应对 - 连续阴雨天气导致秋粮收获腾茬困难并影响冬小麦适期播种[1] - 武城县秋种工作较常年推迟约20天[1] - 各地积极采取整地散墒、适时抢种、增密晚播等良技良法应对不利条件[1] 农业技术与田间管理 - 针对雨水造成的肥力流失 建议底肥施用每亩3至4立方米有机肥或商品有机肥50至80公斤 复合肥每亩100斤 并增施20斤磷酸二铵[1] - 晚播小麦管理关键为以密补晚和适墒浅播 播深维持在3厘米左右[1] - 散墒目标为土壤手握成团 落地即散的状态 墒情较好地块需及时抢种[1] - 温度降低需适当增大播种量 10月底亩播种量35斤左右 11月份不超过45斤以避免过密导致弱苗影响产量[2] - 针对秸秆还田地块 建议增施氮肥调节碳氮比以助秸秆腐熟 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包衣处理以预防茎基腐病和纹枯病等苗期病害[2] 政府与专家指导措施 - 陵城区农业农村局派出由26名科级干部和高级农艺师组成的13个指导组下沉一线帮包乡镇三秋生产工作[2] - 乐陵市利用晴好天气组织农机交替作业 农技专家现场讲解秋种关键要点[2] - 德州市发布关键技术明白纸 指导晚播小麦选择分蘖成穗率高、根系发达、耐湿抗冻的中多穗型品种 例如济麦22、德麦008、太麦198等[3]
【实用】有机肥企业注意!这些政策与您相关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11-03 20:36
有机肥行业税收优惠政策核心观点 - 国家对有机肥行业提供多项税收优惠政策以支持其发展,核心政策包括增值税免征、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以及其他相关税收抵免和退税措施 [1][3] 增值税优惠 - 自2008年6月1日起,纳税人生产销售和批发、零售有机肥产品免征增值税 [1] - 免税范围涵盖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以及生物有机肥 [1][2] - 政策依据为《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有机肥产品免征增值税的通知》(财税〔2008〕56号) [3] 企业所得税优惠 - 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如畜禽粪便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所得,可享受“三免三减半”优惠,即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 [3] - 优惠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计算 [3] 其他相关税收优惠 - 企业以废弃动植物油、农林剩余物等为原料生产有机肥,若符合《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条件,可申请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3] - 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中的专用设备,其投资额的10%可从企业当年应纳税额中抵免,不足部分可结转以后5个纳税年度 [5] - 企业对专用设备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投入,不超过设备原计税基础50%的部分,可按10%比例抵免当年应纳税额,结转规则同上 [5] 享受税收优惠的注意事项 - 享受增值税免税需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在有效期内的肥料登记证复印件等材料 [5] - 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需准备项目立项文件、收入明细、环保部门验收意见等,确保项目符合目录要求 [5] - 需准确判断产品范围,并非所有“有机肥”都能免税,应严格对照国家标准和政策目录 [5]
2024年安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量超4600万吨 利用率达95%
中国新闻网· 2025-10-31 19:28
2024年安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量超4600万吨 利用率达95% 中新网合肥10月31日电 (记者 张强)记者31日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安 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量超4600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5%;年利用秸秆量千吨以上企业近2300家。 2024年12月20日,2024安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在合肥市开幕。图为秸秆被 制成餐具等生活用品。 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监察专员胡峰说,近年来,安徽以农业创新增动力,以绿色发展添活力,以生态优先 聚合力,加快建设"两利用"(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体系。安徽常年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 约4900万吨,"两利用"全产业链年产值超450亿元人民币。 在技术模式上,该省注重加强构建种养结合的绿色农业模式,减少农业废弃物对农村水环境的影响。秸 秆综合利用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条+产业集群"的方向,实现多途径、多层级、多产业利用,形成了 秸秆制液化生物天然气、制有机肥、制非粮生物基材料等一批综合利用模式。 在畜禽养殖废弃物方面,安徽围绕收储转运、沼气生产、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等产业链,年产商品有 机肥超28 ...
山东新泰:种养结合盘活“生态账本”
中国经济网· 2025-10-29 14:34
公司业务转型 - 公司从传统肉鸭养殖场转型为现代化种养融合示范基地,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培育山农酥梨 [1] - 公司年出栏肉鸭最高达4000多万只,但每年产生30多万方污染物,曾是制约发展的生态包袱 [1] - 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科技小院,将养殖污染物转化为有机肥和沼液,实现变废为宝 [2] 技术与生产模式 - 公司创新采用干湿分离与发酵技术,将鸭粪与秸秆、玉米须等混合制成高效有机肥 [1][2] - 公司将废水转化为沼液,稀释后用于灌溉,剩余干物质制成有机肥 [1] - 公司配套建成粪污无害化处理中心和有机肥厂,年生产6万吨有机肥和20多万立方米有机沼液 [2] 经济效益与产出 - 公司培育的山农酥梨特级果一个能卖到100元,口感脆甜、果渣极少 [1] - 肥料除自用外还服务周边农户,带动发展优质水果种植区1200多亩 [2] - 粪污资源化利用每年为公司增收超过3000万元 [2] 行业生态循环模式 - 当地探索出肥料化加工、垫料化利用、能源化利用、农牧循环、昆虫转化五种粪污资源化模式 [2] - 推动生态循环农业规模突破6万亩 [2] - 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3.5%,形成肉禽养殖至果菜粮的高效生态循环体系 [3]
益生股份涨2.03%,成交额3865.33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4.8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7 10:0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7日盘中股价上涨2.03%,报9.03元/股,总市值99.91亿元,成交金额3865.33万元,换手率0.58%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4.83万元,大单买入432.89万元(占比11.20%),卖出467.72万元(占比12.10%)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下跌2.55%,但近期表现强劲,近5个交易日上涨7.89%,近20日上涨2.38%,近60日上涨3.76% [2] - 今年以来公司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4月8日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鸡收入76.18%,猪收入15.47%,畜牧设备收入5.48%,乳品收入1.72%,其他收入1.14% [2] - 2025年1月-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1亿元,同比减少3.98%;归母净利润615.51万元,同比大幅减少96.6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9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6.02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4.80万,较上期增加3.00%;人均流通股15601股,较上期减少2.91%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国泰中证畜牧养殖ETF(159865)为公司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945.08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66.40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公司背景与行业分类 - 公司全称为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4月22日,于2010年8月10日上市 [2]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曾祖代肉种鸡、祖代肉种鸡、父母代肉种鸡雏鸡、商品代肉鸡雏鸡、种猪、商品猪、农牧设备、饲料、奶牛饲养与牛奶销售、有机肥的生产与销售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农林牧渔-养殖业-肉鸡养殖,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国产乳业、猪肉概念、养鸡、乡村振兴、小盘等 [2]
马明龙调研秋收秋种和秸秆禁烧工作时强调 强化服务保障确保秋收秋种有序推进 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
镇江日报· 2025-10-23 07:56
农业政策与政府支持 - 地方政府强调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 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1] - 要求科学组织调度 强化服务保障 确保秋粮应收尽收 秋种有序推进[1] - 强调持续做好秸秆禁烧工作 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为保障粮食安全和绿色发展提供支撑[1] - 当前正值秋收秋种时期 各地有关部门需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落实服务保障措施[2] - 要求统筹做好收割 晾晒 烘干 仓储等工作 保障秋粮颗粒归仓[2] - 要不误农时压茬推进秋种工作 加强农业技术指导 帮助农户解决实际问题[2] - 千方百计稳定播种面积 切实提高秋种质量 为来年夏粮丰收夯实基础[2] 秋收秋种生产情况 - 丹徒宝堰镇前隍村玉平稻米专业合作社正在进行水稻收割 今年水稻长势好于去年[1] - 相关部门做好服务保障 确保秋收秋种顺利进行[1] - 鲁溪村轩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烘干设备12台套 主要服务周边水稻种植大户[1] - 合作社年单季烘干能力达3500吨以上 并准备新上烘干设备[1] 秸秆综合利用 - 要求持续加大秸秆禁烧宣传和巡查力度 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2] - 坚持因地制宜 及时总结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的好经验好做法[2] - 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秸秆综合利用路径 让群众在秸秆禁烧中得到实惠[2] - 江苏丰久禾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利用畜禽养殖粪污和种植业秸秆生产有机肥 进行土壤改良修复[2] - 公司收集的秸秆主要用于和畜禽养殖粪污混合发酵生产基底质肥用于农业生产[2] - 公司采取积分兑换方式将有机肥奖励给有需要的农户 增强农户秸秆收集积极性[2] - 相关部门要求总结企业经验 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2]
粮食主产区怎样兼顾“粮袋子”与“好空气”?调研发现农业施肥是关键
中国环境报· 2025-10-20 08:25
农业施肥现状与特征 - 河南省化肥使用总量达584万吨,是全国均值的3.6倍,施用强度为35吨/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7倍,位列全国第一 [2] - 化肥施用呈现结构偏重氮肥、方式粗放的特征,氮素挥发流失率高达15%—30%,导致每年约有47万吨氮从化肥中流失排入大气 [2] - 控释肥等新型高效肥料使用率较低,不少农户习惯表层撒施的粗放方式 [2] 农业施肥与PM2.5的关联机制 - 氨是PM2.5中硫酸铵、硝酸铵等核心成分形成的必需品,例如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监测数据显示PM2.5中铵根离子占比达56% [3] - 氮肥转化PM2.5有两条关键路径:一是分解挥发氨气后与酸性物质反应生成硫酸铵、硝酸铵,这类物质占PM2.5质量的60%;二是经硝化、反硝化作用释放NOx,间接推高PM2.5浓度 [3] - 农业施肥对PM2.5的影响是全国粮食主产区的共性问题,黑龙江绥化与河南濮阳的数据均显示施肥期PM2.5出现异常波动 [5] 农业施肥与PM2.5污染的时空规律 - 空间上高污染区与粮食主产区高度重合,豫北、豫东、豫中黄淮海平原粮食主产区(小麦、玉米种植占全省65%以上)恰好也是PM2.5高浓度区 [4] - 时间上施肥期打破了PM2.5"冬高夏低"的常规,例如3月小麦返青追肥使PM2.5降势减缓,6月-8月玉米施肥导致濮阳市PM2.5排名跌至全国倒10、倒5 [5] - 2016年-2024年河南化肥使用量减量15.7%、PM2.5下降37.9%,两者呈现明显的"同降"趋势 [5] 兼顾保产与治污的路径建议 - 政策方面建议健全补偿与考核机制,按"化肥用量—氨排放系数—PM2.5贡献权重"测算生态代价,并探索跨省补偿机制 [6] - 技术方面需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化肥深施/侧深施、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并对缓释肥、控释肥等新型环保肥料提供补贴 [7] - 产业转型方面建议优化种植结构,扩大大豆等低氮作物规模,发展"近郊减量、远郊稳定、全域循环"的农业空间布局,并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8]
小猪“上楼”、刺梨闯“黔程” 现代化产业链推动乡村产业价值跃升
央视网· 2025-10-17 15:2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各地正通过科技赋能和全产业链打造激活传统农业 推动乡村产业实现从“有”到“强”的价值跃升 [1] 河南省现代化生猪养殖产业链 - 智能化楼房养殖模式使年出栏生猪达到210万头 [3] - 政策支持肉制品屠宰加工企业提升现代化水平 推进肉品冷链化运输和冷鲜化上市 [5] - 企业构建“饲料—养殖—屠宰”一体化产业链 利用智能化生产线和物联网技术实现精准分割和产品可追溯 [5] 贵州省刺梨特色产业发展 - 刺梨大量生长在海拔1000米到1800米的喀斯特山区 是当地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物 [7] - 刺梨果被开发出酵素饮品、果汁、果脯等产品 压榨剩余物用于生产有机饲料和有机肥 [9] - 刺梨在贵州省种植规模超150万亩 占全国九成以上 综合产值约100亿元 [9] 黑龙江省蔓越莓科技种植与育种 - 4200亩种植基地采用机械化采收 打果机在水中作业收获果实 [11] - 科研团队对经“神舟十六号”飞船太空诱变育种返回的种子开展实验 旨在筛选优良株系 [11][13] - 下一步计划将太空种苗进行大田实验种植 选育出优良种苗进行推广 [13]
活动回顾丨跨界聚力·共创未来:社会企业、影响力投资与龙头企业共探食品农业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搜狐财经· 2025-10-16 20:03
活动概况 - 活动主题为“食品农业产业发展新机遇——社会企业、影响力投资、产业龙头企业的创新合作”,于2025年10月10日在北京举行 [2] - 活动汇聚了超过50位来自社会企业、产业龙头及影响力投资机构的代表 [2] 产业转型背景与驱动力 - 食品农业产业正面临由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消费需求升级三大维度驱动的巨大转型窗口期 [14] - 科技创新被视为支撑产业转型的核心力量 [14] 创新合作模式 - 社会企业、产业龙头与影响力投资三方协同构成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支点 [14] - 璞跃中国在食品农业领域推动“大中小融通”实践,搭建“大企业出题,小企业答题”的合作桥梁 [9] - 合作模式创新探讨了成立合资公司、联合提升ESG表现等方向,并呼吁明确社会企业标准与估值体系 [23][24] 企业创新案例 - 康芬生物将豆渣、啤酒糟等食品加工副产物转化为高价值有机肥和替抗饲料,与百威等企业合作构建废弃物循环闭环 [16] - 芝诺科技利用合成生物学开发天然微生物色素,并与开云集团合作,成功应用于国内头部羊绒企业,甚至利用废弃山羊毛水解物作为发酵氮源 [17] - 美菜网通过“买手制”直采、智能物流和大数据赋能,压缩农产品流通链条,帮助农户增收并降低餐饮客户采购成本 [17] 前沿技术与解决方案 - 埂晟新材料利用煤矸石、电厂炉渣等固体废弃物生产标准化种植土壤材料,通过大数据驱动的配方系统,将土壤修复周期从三年缩短至两个月以内 [34] - 浙江庆渔堂打造数字渔村、数字渔仓、数字渔商三大业务板块,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水产供应链成本降低50%,其B端客户日订单从2000条飙升至近万条 [36] - 华夏智荟采用活性氧物理-生态调控技术解决植物病害,该技术无化学添加、无残留且不产生抗药性,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成果转化 [38] - 中农创发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技术,原料为玉米秸秆发酵的聚乳酸,可实现插秧覆膜一体化作业,日作业效率达30亩以上 [40][41] - 藻辰生物专注于微藻商业化,其核心藻种裸藻营养丰富,功能性多糖含量超60%,并通过精密发酵实现工业化生产 [42][43] 资本与生态支持 - 影响力投资作为“耐心资本”,能填补周期长、短期商业回报不明确但社会价值潜力巨大项目的资金缺口 [14] - 资本助力破局探讨了产业方预付研发、资源置换、申请政府技改资金、帮扶基金、联合课题申报等多元化创新融资方式 [29] - 创新生态构建提出以企业为核心,连接技术方、科研机构、资金、政府与终端客户的生态系统模型,影响力投资可作为关键激励破局点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