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

搜索文档
赋能县域产业发展新五丰打造国资国企助农样本
新浪财经· 2025-09-13 05:06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是全国排名第七 央国企中稳居第一 湖南规模最大且产业链最全的现代生猪养殖企业[1] - 公司紧扣中央和省级部门生猪稳产保供部署 深耕偏远县和小县合作 构建饲料—养殖—屠宰本土化全产业链[1] - 公司将发展重点扎根县域 打造国资赋能县域产业的样本[1] 政企合作模式 - 公司与会同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 推动生猪集约化养殖[2] - 合作从单一养殖推向全链升级 涵盖国家级核心原种场和公猪站[2] - 公司将会同县视作国家级战略性种源基地 加速推进种源自主[2] 轻资产运营成果 - 创新推出轻资产租赁模式 九成以上养殖场由企业租赁运营[2] - 每年按存栏头数向地方政府或业主方支付约7.2亿元租金[2] - 以会同吉秀基地为例 租赁模式每年只需支付900万元租金 相比重资产模式节省9100万元建设成本[2] 产能与经济效益 - 在会同县自建饲料厂总投资7886万元 年产18万吨 2023年投运至今累计营收约3.87亿元[2] - 饲料厂创造就业岗位34个[2] - 会同天锐母猪场存栏2400头母猪 年出栏商品仔猪约6万头[2] - 林城镇母猪场存栏6000头母猪 年出栏商品仔猪约15万头[2] 农户合作体系 - 创新打造公司+农户合作模式 与400余户农户建立合作[2] - 存栏规模突破83万头 合作规模稳步攀升[2] - 按平均每头256元代养费计算 每年为农户创收超4亿元[2] 产业帮扶成效 - 平江县公平村生态养殖场2021年投产后累计出栏生猪12批次[2] - 为村集体创收超400万元[2] - 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2]
赋能县域产业发展 新五丰打造国资国企助农样本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2 20:18
公司背景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为全国生猪养殖行业排名第七、央国企中稳居第一、湖南规模最大且产业链最全的现代生猪养殖企业 [1] - 公司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辖,湖南农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是国内较早以生猪养殖出口为主业的上市公司 [1] 县域合作战略 - 公司紧扣"生猪稳产保供"部署,深耕偏远县、小县合作,构建"饲料-养殖-屠宰"本土化全产业链 [1] - 2019年11月与会同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采用政企"双轮驱动"模式:县政府提供场地、税收及政策支持,湖南农业集团投入资金、技术和人才 [1] - 2022年5月签署农业产业化合作协议,将合作从单一养殖推向全链升级,落地总投资约16亿元的产业矩阵 [2] 种源战略布局 - 将会同县定位为国家级的战略性种源基地,加速推进种源自主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支持的7个种源重点项目中有落户会同县的子项目 [2] 轻资产运营模式 - 创新推出轻资产租赁模式,九成以上养殖场由企业租赁运营,每年按存栏头数支付约7.2亿元租金 [4] - 以会同吉秀基地为例:存栏母猪6000头,租赁模式年租金900万元,较重资产自建节约1亿元建设成本 [4] - 租赁模式为县域提供稳定收益,如同会天锐母猪场(存栏2400头)和林城镇母猪场(存栏6000头)直接提供八十余个就业岗位 [4] 生产经营成果 - 在会同县自建饲料厂总投资7886万元,年产18万吨,2023年投运至今累计营收约3.87亿元,创造34个就业岗位 [3] - 会同天锐母猪场年出栏商品仔猪约6万头,林城镇母猪场年出栏商品仔猪约15万头 [4] 联农带富模式 - 创新"公司+农户"合作模式,与400余户农户建立合作,存栏规模突破83万头 [6] - 按平均每头256元代养费计算,每年为农户创收超4亿元 [6] - 提供仔猪、饲料、疫苗、药品等一站式保障,专业团队提供技术指导与疫病防控培训 [6] 具体项目成效 - 平江县公平村生态养殖场2021年投产后累计出栏生猪12批次,为村集体创收超400万元 [6] - 常宁市村集体代养项目规模达1.1万头生猪,进一步扩大增收红利覆盖范围 [6] 战略意义 - 全产业链对地方经济拉动和产业升级有显著帮助 [7] - 通过就业岗位和技术培训培育新型农民,增强县域特色产业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 [7]
务实合作促进发展对接会在呼和浩特举行
内蒙古日报· 2025-09-11 16:30
会议概况 - 第二届国际民间社会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交流大会的重要活动务实合作促进发展对接会在呼和浩特举行 [1] - 会议围绕经贸合作、民生合作、人文交流3个主题分区域设置展台 [1] - 98家国内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民间机构参与会议 [1] 参会机构与展示 - 300余名嘉宾同参会机构开展对接交流 [1] - 参会机构展示产品包括生物医药、农产品、稀土抗菌抗病毒材料、有机肥、文创产品、纺织品等 [1] - 会议设置城市展区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浙江省台州市现场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城市文化魅力 [1] 合作协议签署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斯里兰卡中国社会文化合作协会签署友好合作备忘录 [1] - 中国国际文化科技资源集团公司、康乾奥泰(上海)石油发展有限公司、英雄岚船务公司与茉莉卡石油天然气公司签署相关合作谅解备忘录 [1] - 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与加纳费斯图斯加维基金会签署移动手术车捐赠协议 [1] - 北京手工艺术协会与马来西亚AD365 Group Sdn Bhd签订涉及商贸、生产合作、产业园及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意向书 [1]
经济提质 绿色转型 甘肃产业向“新”行
新华财经· 2025-09-10 21:30
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 - 甘肃省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 增速连续14个季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 - 甘肃国投集团"十四五"期间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领域累计投资390亿元 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3] - 金川集团"十四五"期间新兴产业领域投资累计超338亿元 增长149% 重点实施高品质镍基新材料项目 并拓展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市场 [4] 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 - 甘肃通过基金"以投招引"完成德福科技、和美药业等项目落地 与工银资本联合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结构调整基金 完成南通瑞翔等项目投资 [3] - 甘肃科技集团累计实施投资项目20项 完成投资14.51亿元 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受阻酚及乙烯基新材料等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 [4] - 金融要素活跃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提供重要支撑 科技需要金融支持才能大规模推广应用 产业需要金融支持才能持续发展壮大 [3] 绿色发展与产业升级 - 酒钢集团电力能源产业2400MW智慧电网及新能源就地消纳示范项目建成 绿电占比达到26.4% 推动电解铝产业向"风电/光电/煤电-电解铝"转变 [5] - 陇原红公司形成"苹果种植-鲜果销售-精深加工-有机肥生产-果园种植"闭环产业链 实现全果利用、零废弃 获得绿色食品基地和GLOBAL GAP认证 [5] - 旭康食品建设年产5000吨牛粪有机肥生产线 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和资源循环利用 通过HACCP及ISO22000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6]
益生股份8月29日获融资买入1101.74万元,融资余额5.7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10:16
股价与交易表现 - 8月29日股价下跌0.34% 成交额7463.90万元 [1] - 当日融资净卖出429.29万元 融资买入1101.74万元 融资偿还1531.02万元 [1] - 融资余额5.73亿元 占流通市值6.10%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1] - 融券余额139.60万元 处于近一年40%分位低位水平 [1] 融资融券数据 - 融资融券总余额5.74亿元 [1] - 融券余量15.81万股 当日融券卖出200股 融券偿还3.84万股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曾祖代肉种鸡引进饲养 祖代肉种鸡引进饲养 父母代肉种鸡雏鸡生产销售 商品代肉鸡雏鸡生产销售 种猪和商品猪饲养销售等 [2] - 收入构成:鸡收入76.18% 猪收入15.47% 畜牧设备收入5.48% 乳品收入1.72% 其他收入1.14% [2]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4.80万户 较上期增加3.00% [2] - 人均流通股15601股 较上期减少2.91%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21亿元 同比减少3.98% [2] - 归母净利润615.51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96.64% [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2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39亿元 [3] - 国泰中证畜牧养殖ETF(159865)位列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945.08万股 较上期增加166.40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酒糟变肥料、废品变“潮牌”、AI守农田,企业探路社会价值新生态,专家呼吁“耐心资本”护航实践
华夏时报· 2025-08-29 22:07
文章核心观点 - 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大会展示企业通过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 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共生共长的战略趋势 [2][3][11] - 社会价值创新形成"核心引擎+关键纽带+生态平台"三大圈层闭环生态 需要跨界合作与耐心资本支持 [8][10][12] - 中国企业实践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量化 可追溯的中国经验 推动社会价值创新从附加任务转向企业战略核心 [11][12][13] 循环经济领域创新实践 - 抱朴再生通过废弃物再生+文创设计 与中信大厦 百事可乐等企业合作将塑料瓶转化为时尚产品 累计实现减碳30% [4] - 开发三种合作模式:为阿迪达斯提供可持续闭环解决方案 与资生堂合作回收化妆品瓶 与滴滴公益引入残疾女性参与生产 [4] - 康芬生物与百威合作将啤酒酿造酒糟转化为有机肥 采用循环工艺实现资源全利用和零碳循环 在宁夏葡萄酒基地和山东马铃薯试验田取得显著效果 [5] 农业与乡村振兴领域实践 - 丰农控股构建产业互联网+职业教育+智慧农业三维服务体系 覆盖全国2.6亿种植户 [6] - 通过职业农民认证+返乡创业孵化双轨模式 助推4000万传统农民向职业化转型 中国3亿农业从业者平均受教育水平仅小学四年级 [6] - 腾讯通过数字化能力赋能乡村 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助力15位兴乡青年获得430万元资助 典型案例为雷州青年陈苗获得乡贤500万元投资推广地方文化 [7] 社会价值创新生态构建 - 三大圈层协同机制:社会企业为核心引擎(如抱朴再生 康芬生物) 投资机构为关键纽带(如绿叶投资) 向善企业为生态平台(如腾讯) [8][9] - 绿叶投资采用孵化+投资混合模式 聚焦农业食品领域 以减排潜力+投资价值为核心评估标准 2023年实现首个项目成功退出 [8] - 腾讯搭建数字化公益平台小红花关爱平台 采用分配方案先行模式 在榕江洪灾救助中实现多方高效协同 避免资源浪费 [9][10] 跨界合作与资本支持 - 星巴克未来星社区项目通过员工志愿服务连接商业门店与社区需求 聚焦老龄友好 残障友好等社区议题 [10] - 社会价值创新需要耐心资本抵御短视回报压力 为跨界协同提供时间窗口 典型案例包括抱朴再生15年循环经济探索和绿叶投资十年坚守 [10] - 企业需建立类似财务报表的社会价值衡量标准 将SDGs融入供应链管理和产品设计等核心环节 [13] 全球意义与中国经验 - 中国企业实践为全球治理提供可借鉴样本 平台企业通过数字化公益精准匹配社会需求 绿色低碳技术与乡村振兴探索突出 [12] - 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千余家优秀企业展现强大风险抵御能力与绿色转型决心 [12]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强调企业需关注一带一路国家社会与环境议题 通过本土化运营实现商业利益与当地社会效益双赢 [13]
重庆践行“两山”理念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8-28 13:37
生产向绿 - 万州区通过循环利用模式处理畜禽粪污 93.5% 的畜禽粪污得到综合利用 成为41万亩柑橘园的养料来源[1][2] - 采用"猪—肥—果—料"生态链 每天处理约40立方米猪粪 通过发酵转化为有机肥[1][2] - 重庆在6个区县推广生态农业创新试点 建成2.5万个种养结合示范基地 推行"畜(禽)—沼—果(菜)"循环模式[3] 产品向优 - 巫山脆李品牌价值达105.17亿元 2025年预计销售额14亿元 单价较往年提升10%[5][6] - 执行绿色食品标准 建立防伪溯源体系 年产20万斤好果的果园收入预估破百万元[5] - 重庆累计制定农业标准366项 拥有4783个"三品一标"认证产品和437个市级名牌农产品[6] 产业向新 - 奉节县大坝村1.2万亩脐橙园创产值1.8亿元 户均收入超12万元 跻身"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7] - 采用智慧果园系统 果园产品均价达4.5元/斤 比普通产品高出一截 10亩果园年收入约20万元[7] - 成立强村公司实行专业化运营 去年村集体收入超300万元 电商直播销售从2021年200多吨增长至去年600多吨 今年目标800吨[7][8]
生产向绿 产品向优 产业向新
人民日报· 2025-08-28 06:19
生产向绿 - 万州区通过循环农业模式处理畜禽粪污 每天处理约40立方米猪粪 发酵后转化为有机肥原料[1] - 农神控股集团对堆肥原料进行精加工 根据柑橘园和蔬菜基地需求定制添加氮磷钾或微量元素[2] - 万州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3.5% 为41万亩柑橘园提供养料 形成"猪—肥—果—料"生态链[2] - 重庆在6个区县推广"畜(禽)—沼—果(菜)"循环模式 建成2.5万个种养结合示范基地[3] 产品向优 - 巫山脆李执行等高栽植标准 2025年品牌价值达105.17亿元 较往年单价提升约10%[5][6] - 建立防伪溯源体系和绿色食品认证 14万余吨脆李销售额预计达14亿元左右[5][6] - 物流网络覆盖全国超1000座城市次日达 包含邮航直飞、冷链直发、高铁专线和无人机转运等多模式[5] - 重庆累计制定农业标准366项 获得4783个"三品一标"认证产品和437个市级名牌农产品[6] 产业向新 - 奉节县永乐镇大坝村智慧果园采用自动滴灌系统和电子标签追溯 亩产值达2万元[7] - 成立强村公司实行公司化运营 全村1300多户入股 去年村集体收入超300万元[7][8] - 电商直播销售规模快速增长 从2021年200多吨提升至去年600多吨 今年目标800吨[9] - 重庆形成125个年产值超3000万元专业村和63个超2亿元专业镇 产业链创新持续加速[9]
重庆践行“两山”理念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生产向绿 产品向优 产业向新
人民日报· 2025-08-28 05:48
生产向绿 - 万州区通过循环农业模式处理畜禽粪污 93.5% 得到综合利用 成为41万亩柑橘园养料来源 [1][2] - 采用"猪—肥—果—料"生态链 将猪粪与菌种 锯末等混合发酵半年制成优质堆肥原料 日处理猪粪约40立方米 [1] - 农神控股集团对堆肥原料进行精加工 添加氮磷钾或微量元素定制有机肥 满足柑橘园 蔬菜基地等不同需求 [2] - 重庆在6个区县推广"畜(禽)—沼—果(菜)"循环模式 建成2.5万个种养结合示范基地 [3] 产品向优 - 巫山脆李执行绿色食品标准 建立防伪溯源体系 2025年品牌价值达105.17亿元 [5] - 2024年脆李预计产量14万余吨 销售额约14亿元 整体单价较往年提升10% [6] - 通过"邮运通"物流网实现全国超1000座城市次日达 京东 阿里等平台开设130家直营店 [5] - 重庆累计制定农业标准366项 获得"三品一标"认证产品4783个 市级名牌农产品437个 [6] 产业向新 - 奉节县大坝村智慧果园采用自动滴灌系统 电子标签溯源 脐橙均价达4.5元/斤 较普通产品溢价显著 [7] - 大坝村1.2万亩脐橙园2023年产值1.8亿元 户均收入超12万元 跻身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7] - 成立强村公司统一运营 2023年村集体收入超300万元 组建农技 劳务 营销3支专业队 [8] - 直播电商成效显著 2021年销售脐橙200多吨 2023年增至600多吨 2024年目标800吨 [9] - 重庆建成125个年产值超3000万元专业村 63个超2亿元专业镇 [9]
活力中国调研日记|“吃”进垃圾,“吐”出燃料!看水泥厂如何让垃圾变废为宝
搜狐财经· 2025-08-15 16:45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重庆启动"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 聚焦16个区县的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 展示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协同实践 [1] - 重庆海螺水泥通过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形成"垃圾-资源-产品"循环链 资源化率达95%以上 [7][10] - 公司建成日处理200吨生活垃圾处置系统和日处理60吨厨余资源化项目 实现忠县生活垃圾100%处置 [5] 垃圾处理技术创新 - 重庆海螺建设全国首个水泥窑协同处理餐厨垃圾项目 采用"生物降解+高温焚烧"组合工艺 仅需2小时完成转化 [7] - 每吨垃圾可回收0.63%废铁 6.46%废渣作为水泥原料 提取6%工业用油脂 有机肥料产出比达23% [7] - 与传统填埋相比 项目减少用地1000余亩 消除渗滤液污染风险 年处理厨余垃圾1万余吨 累计处理约4万吨 [7] 环境效益数据 - 项目实现11.5万吨碳减排 节约4.2万吨标煤 [10] - 忠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2023年将实现"零"填埋 [7] - 厨余垃圾处置形成完整产业链 油脂可替代燃煤作为水泥燃料 [3][5] 行业示范意义 - 水泥生产工艺与垃圾焚烧处理实现技术结合 为城市垃圾治理提供新思路 [5] - 项目为长江经济带生态屏障建设作出示范 提供可复制的"绿色答案" [7][10] - 垃圾转化为"城市矿产"的实践 展现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路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