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闭环
搜索文档
人到中年最大的危机:困死在自己的认知闭环里
洞见· 2025-11-18 20:35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 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 洞见ciyu 认知变了,生活才会变。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云湾朗读音频 回了一趟老家,发小跟我说了一件事。 他原本想与朋友合伙在中学旁边开一家洗鞋房。 这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过。 90后开始为人父母,不管是他们还是孩子,鞋子一双动辄上千元。 再加上观念的改变,年轻父母一定不会自己费力地养护鞋子,只会送来洗鞋房。 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这市场只会越来越大。 可当他与父亲商量这事时,父亲却把他臭骂了一顿:"别当所有人跟你一样好吃懒做,有手的人怎么可能会花钱请别人洗鞋子。" 在父亲的认知里,洗衣服、洗鞋子自己刷刷不就得了,谁会那么傻。 01 发小这件事,其实对我触动蛮大。 我们经常把中年危机挂在嘴边,只觉得上升的通道越来越窄,赚钱的机会越来越少。 可细想一下,中年危机的背后,是认知危机。 搁在二十多年前,普通人要开个服装店,地段和人流一定是首要考虑的。 接下去再核算下租金、装修费、人力成本,盘算一下是否有利可图 ...
35岁以后,重新激活自己最好的方式
洞见· 2025-08-02 20:34
核心观点 - 35岁后容易陷入"停滞感",需要通过身体、思维、社交和能量的流动来打破死循环 [7][51] 身体流动 - 乔布斯习惯在散步中进行严肃谈话和会议 [9][10] - 运动具有"短期情绪效应",能降低焦虑抑郁水平并提升愉快度 [11] - 亚利桑那大学研究发现运动促进大脑神经元连接,运动者神经元网络更密集 [12] - 建议通过步行、骑行、爬山等日常活动保持身体流动 [12] 思维流动 - 资深写作者最初否定AI工具,体验后改变认知 [16][18] - 需打破"认知闭环",主动接触不符合口味的书籍和理念 [20][21] - 纪录片显示辩论式学习能碰撞思想,避免"回音室效应" [23][25] - 心理学家建议向认知"深水区"探索以应对时代变化 [25] 社交流动 - 局限在相似社交圈会导致认知和信息受限 [30][31] - 《天道》案例显示通过关键人物可打开新机会窗口 [33][35] - 社交圈决定个人世界层次,不跳出圈子会导致差距拉大 [36][37] - 建议主动接触新环境和新人群以寻找出路 [38] 能量流动 - 日本"低能量社会"现象表现为情绪低迷和身体倦怠 [41][42] - 梭罗案例说明户外活动能快速改善消极状态 [45][48] - 能量需通过睡眠、清洁、自然接触等方式补充 [50] - 有意识让能量流动可增强抗压能力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