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权与事权匹配
icon
搜索文档
一位县财政局局长的一天,从接待门口排队的访客开始
经济观察报· 2025-08-20 18:29
县级财政现状 - 县级财政负责人李歌每天工作内容中三分之二是筹钱和还债,剩余三分之一是其他财政工作 [4] - 县级财政能够调动的资源有限,但需要承担大量支出责任,2025年在扩大内需、加大民生投入政策下支出责任进一步增加 [4] - 不少地区将消费贷贴息政策中地方承担的10%支出责任压实到县级财政 [4] - 县级财政面临持续的收支紧张,"三保"支出压力大,资金调度几乎需要以天为单位 [4] - 2025年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6%,但县级财政仍面临结构性压力 [4] 财政收支情况 - 当地每月刚性支出约8亿元,包括"三保"支出、债务还本付息等 [8] - 当地"三保"支出每月需3.5亿元以上,但实际每月收入只有约1亿元 [11] - 当地全年可用财力不到30亿元,仅"三保"支出全年缺口就近10亿元 [13] - 2025年6月审计署发现9省地方专项债券管理使用问题金额1325.97亿元,其中92个地区挤占挪用651.8亿元 [11] 资金调度与融资 - 县级财政资金紧张时,项目资金会被优先用于"三保"等事项 [5] - 当地需要频繁召开调度会实时掌握资金到位情况,包括融资项目进度、金融机构审批情况等 [8][9] - 金融机构提供的项目融资是县区资金重要来源,需要慎重对待 [10] - 县级财政会通过挪用专项资金和专项债方式弥补财力缺口 [11] 财政机制问题 - 县级财政面临财权与事权不匹配问题,上级指定项目但匹配资金不足导致债务增加 [13] - 上级部门拨付启动资金后,后续支出责任全部落到县区一级 [13] - 政策往往由平行厅局委办"压"到县区业务局,再调度财政部门解决 [13] - 地方收入紧张难以完成上解任务,争取来的资金经常被上级扣回 [12][13] - 年度财政结算时,上解资金和债券付息往往能把上级专项和均衡性资金抵扣殆尽 [13] 改革建议 - 亟须平衡地方事权与财权财力,解决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问题 [13] - 需要依靠更高层次的改革推进,特别是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国企改革等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