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精神

搜索文档
呵护“小质疑” 守护创新力(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6-19 05:53
最近,一则"二年级男孩给语文课本挑错,人教社认真回信"的新闻刷屏了。 江苏南京,二年级学生常启鸣在家预习课文《"贝"的故事》时,觉得有些不对劲——课本里"贝"的配 图,怎么是一只单壳的螺?于是,在妈妈的支持下,这位同学将疑问发送给了人教社语文编辑部,寻求 解答。之后,编辑部不仅回信解惑,澄清了图为中国古代货币"货贝",还认真接纳了小常提出的增补注 脚的建议。 近年来,像小常这样敢于给课本"挑刺"的孩子越来越多。辽宁沈阳,有学生指出英语课本上蜜蜂图实为 食蚜蝇;上海的小学生发现,美术课本上"树叶"竟是古生物海百合;安徽黄山一初中生发现,历史地图 的一位重要人物姓名出错……这些孩子不仅有发现错误的知识储备与主观能动性,更有敢于质疑、勇于 求证的勇气。这背后是求知的力量在驱动,也是一种不盲从的精神在萌芽。这正是教育理应呵护的优良 品质。 与此同时,家长的态度和人教社的回信也特别暖心。常妈妈没有用"课本不会错"去敷衍孩子,而是成为 孩子探索路上的引路人;人教社没有轻视"小孩子的问题",而是以严谨态度释疑解惑,并接纳合理建 议。这种"蹲下来对话"的姿态,传递给孩子明确的正向反馈:你的想法很重要、你的思考有价值。 从长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