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立校
搜索文档
推动新时代党校(行政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9-29 06:28
核心观点 - 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征程上党校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校姓党,牢记党校初心,更好为党育才、为党献策 [1] - 重要指示在全国党校系统引发热烈反响,各级党校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指示精神,推动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1] 教学改革与培训重点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2] - 党校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需健全基本培训机制,深化教学改革,丰富完善课程体系 [2] - 着力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发挥多学科师资优势,拓展校内外培训资源,常态化举办红色教育专题培训,推动党员干部锤炼坚强党性 [2] - 针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这一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需组织开展务实管用的专业化能力培训,重点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 [2] 理论研究与智库作用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发挥好智库作用 [2] - 党校需下功夫做好理论研究和对策研究,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和教学课程,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 [2] - 充分发挥党校智库作用,坚持小切口破题,利用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协作机制,加强关键问题的对策性、前瞻性研究,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2] 从严治校与质量建设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加强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学员的管理监督,着力提高办学治校水平 [2][3] - 需把从严治校要求贯穿党校工作全过程,狠抓学员管理,做好训前谈话提醒、训中严格管理、训后结果运用,压实各方责任 [2][3] - 需抓好教师和学员两个主体,把讲政治贯穿教学、科研、管理全过程,以制度保障和技术赋能严格学员考核,推动校风教风学风清朗 [3] - 坚持系统联动,构建全省党校一体发展、统筹推进、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工作格局,强化分类指导和数智赋能,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 [3]
坚持党校姓党 牢记党校初心
新华社· 2025-09-28 23:58
核心观点 - 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校(行政学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党校姓党,牢记“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为党校工作注入动力并指明方向 [1] - 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贡献 [1] 工作原则与定位 - 坚持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遵循 [2] - 党校是党的宝贵家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办好党校是全党的共同责任 [7] - 坚持党对党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推动党校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6] 核心职能:为党育才 - 为党育才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 [3] - 党校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 [3] - 需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增强理论教育的系统性、党性教育的深刻性、能力培训的精准性,以提升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 学员管理是实现培训目标的重要环节,需坚持从严治校,让学员在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中深度融合 [6] 核心职能:为党献策 - 党校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方面军,承担着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 [4] - 需加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发挥好智库作用 [4] - 将通过教学、科研、决策咨询研究一体化建设及健全管理体制激励机制,整合资源,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4] 质量建设与队伍发展 - 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 [5] - 需加强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把讲政治贯穿教学、科研、管理全过程,引导教师在理论功底和党性锻炼上更加严格纯粹 [5] - 推动党校工作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代代党校人的接续奋斗,需传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8] 地方党校落实举措 - 山西省委党校(行政学院)计划实施“教学质量提升”、“科研咨询能力提升”、“队伍建设强基”三项工程,精准定位服务于党的伟大事业和工程 [2] - 广西南宁市委组织部将以培训计划、课程建设等为抓手,搭建平台,持续推进市县党校联动发展格局 [7]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开展教师岗位资质能力建设 夯实质量立校基础
中国民航网· 2025-06-09 18:02
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背景与目标 - 学院历时3年系统谋划并完成首轮初、中、高三级教师资质培训,18名教师通过首批高级资质考核[1] - 学院坚持质量立校、从严治校的基本方针,目标是成为民航高质量培训教育引领者[1] - 学院明确教师必须有资质才能上岗,并将教学质量视为生存、信誉和发展的核心问题[3][8] 学院师资队伍现状与挑战 - 学院拥有专职教师203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133人占比65.5%,高级职称教师127人占比62.6%[2] -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学院认识到师资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需不断提高教师资质能力[2] - 新进博士生教师存在缺乏民航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的明显不足[3] 教师资质管理体系与标准 - 学院于2022年5月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负责教师岗位能力建设工作[3] - 2022年6月出台管理办法,明确初级、中级、高级三个资质等级及相应能力要求[4] - 资质考核与职称评定挂钩,例如评副高级职称必须取得中级资质[4] - 所有新教师必须参加约80学时的初级资质培训并考核通过后才能站上讲台[4][5] 资质培训内容与成效 - 初级资质培训涵盖职业道德、学术规范、教学理念方法及民航基础知识,采用线上加线下混合教学模式[5] - 通过培训的新教师能熟练掌握“教学四大件”并具备全英文授课能力[7] - 资质考核促使教师教学方式从专家型输出转向以学员需求为导向,提升了课程市场认可度[2][8][9] - 参加培训后教师的教学评估排名直线上升,有效解决了课程末位淘汰的生存压力[9] 质量保障措施与长期规划 - 学院安排教师赴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进行线下培训,并对成绩优异者给予资金奖励[11] - 资质考核组成员选择业内既有丰富行业知识又有从教经验的专家,确保考核严谨[11] - 学院将持续修订完善教师岗位资质制度,采用小班制、工作坊等个性化培训方式[12] - 教师能力提升遵循复利曲线,学院对实现高质量培训教育引领者的目标充满信心[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