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职业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县域经济崛起背后的“职教输血”,中国东方教育如何打样?
新浪财经· 2025-07-21 12:11
县域经济与职业教育融合 - 职业教育正从传统"技能培训"升级为破解县域人才困境的核心抓手,形成"政策+职教+产业"闭环模式 [1] - 县域经济占中国经济重要地位,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但面临人才"育不出、引不来、留不住、用不好"痛点 [2] - 小镇青年面临低技能岗位饱和与高技能岗位"招工难"双重困境,职业教育可促进人才流通与升级 [2][3] - 全国政协委员苏华指出职业教育应与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紧密结合,农业农村部强调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如"头雁"计划 [3][4] 中国东方教育的职教下沉实践 - 公司主营业务覆盖烹饪技术、信息技术、汽车服务三大板块,旗下七大品牌与县域经济需求高度吻合 [5] - 通过"新起点·筑梦公益行动"、"技能下乡"等形式将优质资源下沉县域,年开展助农直播约300场 [5][7] - 采用"三结合"模式:短期培训与长期培养结合、技能传授与就业帮扶结合、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结合 [7] - 区域中心职教产业园已覆盖安徽、四川等6省,形成"产业对接-人才培养-就业服务"闭环 [9] 产业对接与人才培养案例 - 在安徽对接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奇瑞、比亚迪合作定向培养技术人才,累计输送实习生超万人 [9][10] - 郑州校区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工程师等专业,与华胜、郑州地铁等企业建立订单式培养 [13] - 四川"技能小镇"项目结合川菜文化,建设智能烹饪实训基地,毕业生直接对接高端餐饮需求 [14] - 成都新东方烹饪学校开发90余门特色课程,毕业生省内就业率显著提升,改变以往省外就业为主格局 [19][20] 职教下沉创新路径 - 采用"因地设课"专业设计逻辑,动态调整储能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方向课程 [17] - 校企合作从"输送"升级为"共生",与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实现"入学即入职" [17] - 构建多元化就业生态:联合跨省企业提供高薪岗位,同时扶持学员返乡创业如电商直播培训 [18] - 学员肖俊案例显示职教成果:返乡创业从火锅店扩展到生态农业,年收入达百万元并带动农户增收 [18][19] 职教下沉成效 - 约90%学员毕业后留在就读省份就业,形成"人才留得住、产业活得久"良性循环 [19][20] - 职教产业园实现"在地培养、在地就业",使毕业生技能与当地产业需求高度契合 [14][16] - 推动"人口红利"向"技能红利"转型,成为县域经济与职教共赢的"中国样本" [16][20]
AI产品矩阵打开利润增长弹性,粉笔(02469.HK)长期配置价值显现
格隆汇· 2025-07-21 11:56
股价表现与市场关注 - 公司股价上周累计涨幅超25% 最高价触及3 80元/股 创2024年10月以来新高 [1] - 股价自2024年4月估值底部后连续上涨 显示市场对公司增长前景的信心 [1] - 同期教育领域其他上市公司表现不及公司 显示差异化竞争优势和资本市场稀缺性 [1] AI产品商业化进展 - AI刷题系统班上半年累计销售额突破1600万元 成交单量约5万单 全年销售额有望突破1亿元 [2] - AI刷题系统班7月升级至3 0版本 应用自研垂域大模型 增强用户体验和产品口碑 [2] - AI产品矩阵包括粉笔AI老师 精品AI面试点评 AI刷题系统班 覆盖用户公考学习全生命周期 [2] - 截至2025年4月 粉笔AI老师累计会话量达4000万次 日活最高22万次 用户满意度4 92分 [3] - AI面试点评服务13万学员 完成40万次点评 功能调用超500万次 2025年上半年净收款同比增10倍 [3] - 截至2025年6月 AI产品矩阵用户基数突破4万 [3] 未来增长潜力 - 预计年内上市搭载自研大模型的AI硬件产品 拓展新变现路径 [4] - AI产品目前覆盖公考领域 未来可能延伸至事业单位 教资考试等场景 抬高收入天花板 [4] - 公司毛利率从2023年52 0%提升至2024年52 5% 净利率从6 2%提升至8 6% [4] 估值逻辑变化 - AI产品已形成较强生产力 将成为业绩增长核心力量 估值逻辑已切换 [5][6] - 教育板块具备刚性需求 政策红利和稳定现金流特质 行业"贝塔"机会持续显现 [6] - 公司线上APP月平均活跃用户数近千万 领先行业竞争对手 [7] - 公司在AI和数据分析上有多年积累 对内提升效率 对外形成稳定盈利模式 [7] - 参考多邻国164亿美元市值 公司估值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6][7]
“本升专”,揭露了未来饭碗真相
36氪· 2025-07-21 07:46
曾经,专升本是众多专科生提升学历、追求更好未来的主流路径;可如今,"本升专"却悄然兴起,成为一种新趋势。 近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继续面向本科毕业生招生,招生规模从2022年的30人,攀升至2025年的135人。 该校三个专业——动车组检修技术、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明确标注"只招本科生"。 毕业后发放专科毕业证。 | ਖ਼ਿਲ | 学院 | 专业名称 | 考业计划 | 科类 | | 学制(年)学要(元/年)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1 | 机车车辆学院 | 动车组检修技术 | 45 | 历史英 杨博大 | 3 | 4830 | 本科毕业生45人,只招男生 | | 2 | 护理学院 | 护理 | 50 | 历史英 物理类 中职 | 3 | 5520 | 高中毕业生30人,中职毕业生20人 | | 3 | | 老年保健与管理 | 50 | 历史类 物理类 中职 | 3 | 4800 | 高中毕业生30人,中职毕业生20人 | | 4 | 由气工程学院 | 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 | 45 | 历史 ...
工程师红利时代,职业教育真香?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0 13:36
职业教育现状与趋势 -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919所中高职(专科)学校1554所占比超过50% [2] - 教育部已批复设立87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其中2023年新增36所职业院校"升本"速度显著加快 [3] - 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中70%一线新增从业人员来自职校毕业生 [3] 职校吸引力提升的核心驱动 -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2022年录取分数线超本科线117分部分专业超过211高校分数线 [3] -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职业教育体系和工程师队伍现场工程师红利推动职校崛起 [3] - 产业升级对一线员工知识能力要求提高加速职业教育价值重估 [3] 产教融合典型案例 - 顺德职业技术大学与库卡机器人合办"库卡学院"采用订单班模式实现工业机器人编程与视觉系统开发教学 [4] - 企业技术手册直接作为教材产业实验室即教室实现真·产教融合 [4] - 订单班学生未毕业即获机器人巨头库卡提前录用 [4] 教育选择逻辑变迁 - 浙江考生604分放弃双一流本科选择高职院校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专科专业要求本科毕业生报考 [1] - 职业院校学位在就业考研考公时与普通本科具同等法律效力 [3] - 适合个体发展的教育路径选择比盲目追求学历更重要 [4]
品牌优势突出,人才培养卓越
齐鲁晚报· 2025-07-19 05:37
招生计划 - 2025年招生计划4400人,比2024年增加600人,增幅15.8% [1] - 山东省内招生计划3980人,占比90.5%,面向全国其他17省区计划420人,占比9.5% [1] - 省内夏考生计划2680人,包括3+2专本贯通类8个专业300人,普通类40个专业1540人,中外合作办学类4个专业400人,艺术类2个专业300人,体育类7个专业100人,高职院校专项计划7个专业40人 [2] - 省内春考生计划1300人,包括专科批1280人和高职院校专项计划3个专业20人 [2] - 省外17省区设置16个专业计划420人 [2] 专业设置 - 与5所本科院校合作开展3+2专本贯通培养,设置8个专业 [2] - 普通类专业40个,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4个,艺术类专业2个,体育类专业7个 [2] - 高职院校专项计划专业7个(夏考)和3个(春考) [2] - 省外招生设置16个专业 [2] 人才培养 - 实施"名校名企育优生"战略,与京东、百度、海信、浪潮等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 [3] - 校企合作涵盖教材建设、课程置换、师资培养、实习就业等领域 [3] - 采用中国特色学徒制和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 [3] - 提供个性化学历提升方案和就业赋能计划 [3] 就业情况 - 毕业生岗位技能、就业能力和职业适应性高于同类院校 [3] - 构建"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通道、发展有后劲"的多样化成才路径 [3] - 通过大赛淬炼、社团活动、创新创业实践和国际访学等多渠道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
还没毕业就被岗位“预定”,高就业率让职业教育越来越香
齐鲁晚报网· 2025-07-18 14:5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松 相继而至的高考、中考志愿填报,牵动无数学生家长的神经,也再次炒热院校类别与成才话题。 有人入读中职学校却成功考研;有人在高职学院边读书边创业,还没毕业就创办公司;有人频频获奖, 毕业后成了骨干教师。近期,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走访临沂多所职业教育院校,看到了不拘一格的 成功路,也看到职业院校因越来越高的就业率和无限出路被更多家长和考生选择。 强调动手能力的职业教育,经常把课堂放在一线。 考不上高中,他们在中职学校攀登学历金字塔 2017年中考,史庚鑫三年努力考得527分。在临沂,当年这个成绩够不着市区高中录取分数线,只能考 虑区县高中。亲戚多方打听下,他得知莒南县一所中职院校开设了"3+4"中本贯通班。 作为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3+4"中本贯通学制为7年。学生首先在中职学校进行3年的学习,期满 后参加转段考试,成绩达标即可升入相应的本科院校。2015年,获得山东省教育厅对"3+4"本科对口贯 通分段培养试点学校的批复后,临沂市农业学校(以下简称"临沂农校")作为首批试点之一,正式开 展"3+4"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项目,设立了畜禽生产技术专业班。 比高考还"卷"的中考,让不 ...
创信股份启动IPO辅导5年:2024年由盈转亏,业绩尚不满足创业板指标
搜狐财经· 2025-07-17 16:57
瑞财经 王敏 近日,创信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信股份")披露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报告(第十六 期),辅导机构为国联民生承销保荐。 据悉,创信股份于2020年5月在四川证监局启动IPO辅导备案,本期辅导时间为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截至目前,创信股份IPO 辅导期已5年。 创信股份成立于2000年6月,是一家工程造价咨询及相关服务提供商,业务涵盖造价咨询、BIM咨询、项目管理、PPP咨询、招标代理、 工程咨询,涉及建筑职业教育行业,旗下创信教育致力于工程咨询行业技术的研发以及专业人才培训。 辅导备案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度业绩较2023年度下滑较大,公司业绩及规模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财务指标尚有较大差 距。公司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水平,调整客户结构,努力开发新客户,提升公司整体业绩规模。 此外,公司募投项目尚未确定,辅导小组结合公司发展规划,持续协助公司开展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研究。 | 盈利能力 | 本期 | 上年同期 | 增减比例%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52.484.312.42 ...
杀入AI就业学习机市场,同日自曝千万元退费纠纷:中公教育转型路上“负重前行”
华夏时报· 2025-07-17 11:52
公司动态 - 公司于7月15日发布"中公AI就业学习机",同时披露新增诉讼仲裁案件700件,涉案金额5380万元,其中退费纠纷575件涉及1150万元 [2] - 董事长李永新强调将彻底解决退费问题,承诺全额退还学员费用 [2][4] - 公司2021年营收69.12亿元(同比-38.3%),净亏损23.7亿元,2022年多地爆发退费维权事件 [3] 经营转型 - 公司实施三项改革:分校自收自支管理、省级班子年轻化(平均出生年份1993-1996年)、明确奖惩与末位淘汰制 [5] - 战略转向利润导向,承认过去70亿元固定资产投入导致流动性紧张,现摒弃规模扩张模式 [5] - 2024年升级为就业服务商,四大战略包括主业恢复、AI就业业务、就业领域并购及业务AI化 [6] 产品布局 - AI就业学习机内置4000+教研团队资源,搭载中公云信和DeepSeek大模型,分基础版(3999元)、专业版(5999元起)、超强版(26200元起) [6][7] - 产品覆盖"测评-规划-学习-求职"全链路,瞄准大学生学业规划市场(预计从2023年303.1亿元增至2029年487.7亿元) [7] - 专家指出产品优势在于25年职教积淀,但存在复购率风险(价格高、就业后需求降低) [8] 行业背景 - 公务员培训行业曾催生多位教育首富,公司2019年借壳上市后市值峰值超2600亿元 [3] - "协议班"模式推动早期扩张,但引发退费危机 [3] - 国家政策持续加码稳就业,7月9日国务院发文强化高质量就业导向 [7] 财务数据 - 销售流水从270亿元骤降至50亿元,分校从2000家缩减至700家,员工从55,000人裁至7,000人 [5] - 当前年营收维持在40-50亿元水平 [5]
沉浸式感受职教魅力,京台教育交流周职教专场走进北京丰台职校
新京报· 2025-07-17 09:51
京台职业教育交流活动概况 - 2025京台教育交流周·职业教育专场活动在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举办,两岸职教专家、企业家、青年学生及相关负责人100余人参与 [1] - 活动以"圆梦筑梦 融合创新 共创未来"为主题,包含主题演讲、交流发言、非遗体验、技能大赛等六大板块 [1] - 设置京台职教"数字说""实践说""青年说"三大主题环节,覆盖数字化赋能、非遗传承、青年创业等细分领域 [3][4][5] 两岸职教合作发展方向 - 专家建议建立两岸职教标准对接与技能认证互通路径,推动师资互动、实习基地资源共享机制化 [2] - 提出校企协同搭建实习平台,设立两岸技能实训中心,开发共同认证体系以促进人才流动 [3] - 北京市教育学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与台湾两大职教协会签署协议,将在人才联合培养、资源互通等五方面深度合作 [6] 数字化与产业融合实践 - 两岸专家聚焦"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探讨AI与数字科技对技职人才培养的创新应用 [3] - 台湾学生反馈北京地铁智能化控制系统及AI在运动科学领域的应用案例具有前沿性 [6] - 机械专业学生认为北京产业资源丰富,AI技术可为研究提供助力,透露就业意向 [6] 非遗传承与青年培养成果 - 活动现场展示京绣、剪纸、扎染等国家级非遗技艺,学生参与穿针引线、作品打磨等实践环节 [1][5] - 台湾青年学生分享设计学习历程,提出"解决真实问题"的职业目标,体现全人教育理念 [5] - 启动第四届"青创谷"京台青年创业技能大赛,通过赛事激发创新活力 [6]
中公教育入局学习机市场 面向大学生等求职人群
经济观察网· 2025-07-16 20:14
就在K12教育市场频繁推出学习机之际,7月15日,公考巨头中公教育(002607.SZ)也推出了其战略转型后的首款AI智能硬件产品——中公AI就业学习机。 中公教育方面介绍,这款学习机要构建"测评-规划-学习-求职"闭环,通过AI职业测评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倾向和短板,提供国考、省考、央国企等9类热门职 业考试课程以及考研、教资等课程,并通过AI人岗精准匹配功能为用户筛选并推荐岗位。新款学习机分为基础版、专业版和超强版,首发价分别为3999 元、5999元起和26200元起。 二是时间准备前置。学生和家长对就业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许多学生从大一、大二就开始为未来考公、考研和就业做准备。 三是就业准备方式的变化。从依赖个人经验到依靠专业机构、行业指导和专家支持,以应对激烈竞争。 四是打破了过去孤岛式的就业体系。以前是学生忙学生的事情,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忙中心的事情,企业忙企业的事情,各方之间联系较少。但现在不一样 了,学生、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企业以及政府部门的报考单位开始紧密联系。近三年,很多院校开设了公共管理或公务员考试等非专业课程,同时各方开始 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提供全面的就业支持。 李永新认为,这些变化必然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