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市场定价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银行股重估的逻辑
雪球· 2025-06-20 15:40
资产定价体系差异 - 国内资产以人民币定价,海外以美元定价,国债作为金融债券中信用等级最高的品种,其利率包含国家信用溢价[2] - 债券利率呈现从国债最低→央企债→民企债→垃圾债最高的趋势,差异源于信用溢价[2] - 金融精英对国企和民企采用双重标准定价:民企估值对标美国同类公司,国企则被极度悲观估值[2] 银行股估值异常 - 2010-2023年银行板块利润占A股39%以上,但市值占比从15%缩至8.7%,表现与利润贡献严重背离[3][4] - 2024年美国银行PB 1.4/PE 14.7,中国大行PB 0.56/PE 5.18,美股市净率是中国的2.4倍,市盈率是2.8倍[4] - 中国银行19.3%的收益率(PE 5.18)较2%的定存利率高出近10倍,远优于美国银行6.8%收益率与5%定存的差距[4] 估值偏离原因分析 - 全球银行业平均市净率1.37倍,A股/H股仅0.62/0.40倍,不足全球一半,但国内银行不良贷款拨备等指标靠前[5] - 市场误判三大因素:资产规模增速下滑、盈利下滑、风险管控担忧,但这些因素在其他国家同样存在[6] - 根本原因是市场否认中国体制优势,导致银行股十年错位定价,当前估值修复条件已成熟[6] 历史与国际比较 - 2010年以来银行股息率上升但市净率持续下降至历史低位[5] - 银行股估值若与5年前相比已完成修复,但与10年周期相比仍严重低估[6] - 银行业具有业务总量持续增长数十年的独特优势,当前极端错误定价蕴含重大机会[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