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飞轮

搜索文档
深度剖析币股:看清股权稀释逻辑与每股加密货币持有量
新浪财经· 2025-09-07 22:19
币股DAT模式解构 - 定义与核心逻辑:币股或数字资产财政公司(DAT)将加密货币积累作为核心业务功能,为传统资本市场投资者提供受监管的股权工具以获取加密资产敞口,服务于机构投资者因合规或监管限制无法直接持有加密货币的需求 [2] - 先驱与全球扩展:MicroStrategy自2020年起将现金储备转换为BTC,重塑市场对BTC的认知为战略储备资产,此后日本Metaplanet等公司采纳类似策略,反映全球需求 [3] - 主要公司概览:Strategy Inc持有632,457 BTC市值995.87亿美元,MARA Holdings持有50,639 BTC市值58.75亿美元,Metaplanet持有18,991 BTC市值6650亿日元,Semler Scientific持有5,021 BTC市值5.86亿美元,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持有1,523,373 ETH市值79.8亿美元 [4] 关键概念与价值主张 - 主动管理与被动追踪差异:DAT为主动管理型实体,依赖管理层资本配置决策,而ETF被动追踪标的资产价格,投资DAT兼具投资管理团队能力 [6] - 资产净值与溢价:资产净值(NAV)为核心评估指标,股权相对NAV溢价(mNAV)以倍数表示市场情绪,高mNAV反映乐观预期和稀缺性溢价 [7] - BTC收益率指标:衡量每股BTC数量增长率,需结合股价表现和mNAV趋势评估,正收益率可能因股权稀释导致股东实际财富损失 [7] 资本飞轮机制与市场影响 - 融资工具:DAT通过市场化股票发行计划(ATM)和可转换债券融资,ATM允许按市价分批出售新股导致稀释,可转换债券提供低息融资但埋下未来稀释风险 [8][10] - 反身性理论应用:上行螺旋中BTC价格上涨推高DAT股价和mNAV溢价,融资购买更多BTC强化叙事形成正反馈,下行螺旋中BTC价格下跌导致mNAV溢价收缩融资能力丧失引发负反馈 [9][10][11][15] - 飞轮效应量化:高mNAV溢价下公司用1.5美元股票筹集1.5美元现金,购买1美元BTC剩余0.5美元作为增值,增持资产提升NAV吸引投资者推高股价 [10] DAT官宣即腰斩现象分析 - 股权稀释量化:Strategy Inc完全稀释后流通股从2020年9700万股增至2025年3.07亿股增幅超200%,每股BTC持有量从2020年0.000398 BTC/股波动至2025年0.002049 BTC/股,融资规模扩大导致分母增长速度快于分子 [12][14][16] - 拥挤交易与叙事破产:DAT吸引观点趋同投机资本形成拥挤交易,早期投资者官宣后抛售锁定利润,市场从叙事驱动转向基本面驱动发现每股价值稀释导致踩踏式出逃 [17][18] - 波动性放大机制:财务杠杆增加股东权益敏感性,融资渠道中断导致飞轮停转,投资者使用杠杆面临保证金强制平仓加剧下行压力 [19] 护城河真相与模式进化 - 护城河本质:DAT核心竞争力为融资能力依赖市场情绪,牛市中高mNAV溢价激活增值性融资形成正反馈,熊市中溢价消失融资冻结引发负反馈 [21][23][24] - 公司战略差异:Strategy Inc采用激进杠杆和品牌认知,Metaplanet利用日元套利交易和税收优势,Semler Scientific整合业务现金流,Tron Inc通过反向合并和混合业务,BitMine Immersion聚焦ETH持有和高风险融资 [25][26][28][29] - 生产性财政进化:从被动持有转向通过Staking产生收益,如ETH和SOL质押提供非稀释性现金流,构建更稳定经济护城河降低对融资依赖 [30] 投资评估核心变量 - 核心互动变量:底层加密资产价格决定NAV基础,管理层金融工程能力影响融资成本和稀释代价,股票市场情绪决定mNAV溢价水平,每股净加密资产含量决定股东真实敞口 [31] - 关键监控指标:每股完全稀释后加密资产含量历史趋势判断融资活动增值性,mNAV溢价趋势对比同类公司和ETF评估估值合理性,融资条款细节揭示稀释风险和财务压力 [3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