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搜索文档
个税汇算丨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填报指南→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21 22:32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填报流程 - 填报前需准备被赡养人信息及本人基本信息[3] - 填写本人手机号码、电子邮箱、联系地址等基本信息后进入下一步[3] - 独生子女每月可享受3000元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额度[3] - 非独生子女需分摊赡养老人扣除额度,每人分摊额度不超过每月1500元[3] - 需填写被赡养人详细信息包括证件类型、证件号、姓名、国籍、出生日期等[4] - 系统提供被赡养人信息自动跳转确认功能[4] - 填报流程区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两种操作路径[4]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 政策涵盖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附加扣除[5] - 继续教育、住房租金、住房贷款利息等也属于专项附加扣除范围[10] - 国家税务总局第57号令对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进行规范[5] - 系统提供配偶信息采集错误处理指引[5]
个税汇算丨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热点问题解答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16 08:45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政策 - 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截止日期为6月30日 [6] -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第57号令《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管理办法》及相关解读 [3]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 独生子女可按照每月3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6] - 非独生子女需分摊每月3000元扣除额度,每人分摊额度不超过每月1500元 [6] - 分摊方式包括均摊、约定分摊或指定分摊,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 [6]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热点问题 - 扣除标准不按老人人数计算,父母中一位满60岁即可享受扣除 [9] - 若其他兄弟姐妹均已去世,可在第二年按独生子女标准(3000元/月)扣除 [10] - 赡养范围不包括未满60岁的父母或祖父母(除非子女均已去世) [11] - 赡养岳父岳母或公公婆婆的费用不享受扣除 [13] - 兄弟姐妹中未承担赡养责任的,仍可参与分摊扣除,但总额不超过3000元/月 [12] 其他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 住房租金、住房贷款利息、大病医疗、继续教育、子女教育、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等专项附加扣除均有相关政策 [7][14]
手把手教您: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操作步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26 17:29
个人所得税App操作指南 - 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已开始 提供"手把手教您"系列视频指导操作流程 [1] - 纳税人可通过App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需赡养一位及以上年满60周岁的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 [2]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 扣除标准为定额扣除 具体金额未在文中披露但需符合年龄条件 [2] - 被赡养人包括父母(需年满60周岁)或子女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需年满60周岁) [13] 操作步骤详解 - **步骤一**:登录App后进入专项附加扣除模块 选择赡养老人并确认年度 需准备被赡养人及共同赡养人信息 [3] - **步骤二**:确认本人基本信息无误后进入下一步 [5] - **步骤三**:填写被赡养人信息 可从历史记录选择或新增 需提供证件类型如居民身份证/护照 [6][7][8] - **步骤四**:选择分摊方式 独生子女直接进入下一步 非独生子女需填写月扣除金额 [10] - **步骤五**:选择申报方式 可通过扣缴义务人预扣预缴或年度自行申报 [11] 填报条件说明 - 父母作为被赡养人时需至少一方年满60周岁 [13] - 仅当纳税人父母及兄弟姐妹均离世时 赡养祖父母/外祖父母才符合扣除条件 [13] - 纳税人需对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13] 其他相关服务 - 公众号提供住房租金/贷款利息、大病医疗、继续教育等多项专项附加扣除操作指南 [14] - 包含年终奖计税优化、密码找回等实用功能指引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