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轨空间

搜索文档
超低轨空间探索:往“更低处”抢占“制高点”
科技日报· 2025-05-22 08:01
在临近空间之上、传统低轨空间以下,隐藏着一片尚未被充分开发的新域空间——超低轨空间。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黄河激展示的一张论文统计图显示,过去25年,全球关于超低轨空间的学 术论文数量激增,尤其是2020年以来几乎呈直线上升趋势。 超低轨空间上承低、中、高轨空间,下接临近空间和地表,具有特殊空间位置与独特物理特性。"超低 轨空间不仅是物质与信息进出空天的必经区,还是近地空间环境圈层耦合研究最后的缺失区,更是空天 前瞻布局的关键区。"黄河激说。 黄河激进一步补充,超低轨空间离地表更近,易于将对地观测精度提升至红外亚米级、合成孔径雷达厘 米级,即使在夜间或雾天也能"看得清"。此外,利用超低轨空间,还能缩短信息传输时延,提升天地信 息传输能力,有望实现6G手机直连,将通信延迟降低至20毫秒以下。 安全、可靠、快速、低成本进出空间,是大规模开发利用太空资源的前提。多位与会专家认为,超低轨 空间具备发射与投送速度快、空间辐照低、碎片数量少等优势,可有效降低卫星研发和发射成本,提升 信息获取和传输效率,适用于卫星批量化生产和高密度发射。 攻关三大核心难题 超低轨空间的轨位优势,正在激发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无穷想象。然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