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躺平式度假
icon
搜索文档
年轻人“躺平”过五一:宅家睡觉、寺庙看书、公园晒太阳
36氪· 2025-05-06 08:43
消费行为转变 - 年轻群体出现"躺平式度假"新趋势 主动放弃高强度旅行 选择居家休息或本地休闲活动作为假期主要方式 [1][2][3] - 典型案例显示 互联网从业者放弃"报复性出游" 转为居家补觉追剧 单日睡眠时长超过12小时 仅保留基础生活需求 [2] - 学生群体改变返乡惯例 选择寺庙图书馆等安静场所完成学业 日均阅读时长达到6小时 同步结合洗浴中心等本地休闲设施 [5][6] 旅游市场影响 - 传统旅游产品吸引力下降 三亚等热门目的地机票价格维持2000元以上高位 但部分消费者转向免费公园等替代方案 [8] - 错峰旅游策略受自由职业者青睐 阿那亚等非热门景区节后民宿价格回落至正常水平 较节日期间溢价减少90% [10][11] - CityWalk等城市微旅行呈现两极分化 文艺街区在节假日仍面临人流量过大问题 单日步行距离缩短至3公里以内 [9] 本地服务业机遇 - "公园20分钟效应"催生新消费场景 野餐垫等户外用品销量环比增长120% 草坪社交成为年轻群体新选择 [8] - 洗浴中心功能多元化 学生客群将其作为"第三空间" 日均停留时间达5小时 同步完成作业与休闲活动 [6] - 社区商业体价值凸显 街角面馆等非网红餐饮客流量提升40% 消费者更看重随遇而安的体验感 [9] 产业长期趋势 - 度假方式从景点打卡转向生活化体验 超过65%受访者将"无计划性"列为满意度假的核心要素 [11][12] - 工作与休闲界限模糊化 自由职业者通过空间置换实现心理重启 后续工作效率提升30% [11][12] - 代际冲突催生新市场 针对逃避家庭压力的学生客群 寺庙图书馆等新型场所日均接待量增长200%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