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因子

搜索文档
我科研人员破译高等植物转录因子功能分化密码
科技日报· 2025-06-18 08:42
"我们的研究发现,虽然许多转录因子单体识别的DNA序列极其相似,但形成同源二聚体后,则可 识别各自独特的DNA序列。这种机制为解释进化史中起源于共同祖先、高度相似的旁系同源转录因子 如何逐步产生功能分化,进而增加高等动植物机体的复杂性与环境适应性提供了新视角。"朱方捷说。 这一成果为解决高等动植物研究中令人困惑已久的转录因子"特异性悖论"问题提供了全新见解,有 望加快菌草在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的应用。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宏》与《国际分子科学》 上。 福建农林大学整合该校海峡联合研究院和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大优势平台,实现了基础科 研与产业转化的高效衔接。 据介绍,转录因子是一类控制基因"开关"的蛋白质,可识别、结合特定的DNA序列,读取各基因 附近的DNA"密码",并转换成基因表达水平的调控信息。 原标题:我科研人员破译高等植物转录因子功能分化密码 转录因子是决定细胞命运的关键,也是细胞重编程、再生医疗、农业育种的重要靶标。 记者6月16日从福建农林大学获悉,由该校教授朱方捷领衔的研究团队通过高通量技术解析了40个 MYB家族转录因子的DNA序列特异性,阐明了起源于共同祖先的转录因子在进化中实现相 ...
Cell Stem Cell:北京大学王凯团队等开发快速生成功能性血管类器官的新方法
生物世界· 2025-06-15 14:56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血管类器官 (Vascular Organoid,VO) 已成为心血管研究领域的重要模型,通过人多能干细胞 (hPSC) 定向分化为内皮细胞、血管壁细胞等,可以构建出具有可灌注功能的三维血管网络。此类模型不仅能够模拟内皮细胞与血管壁细胞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还可复 现器官特异的血管微环境。 血管类器官在模拟血管发育、血管疾病、药物筛选和再生医学等多个方向均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当前的分化方案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分化异 质性大、所需时间长、基质胶和生长因子依赖、成本高昂、血管细胞不成熟,以及体内成血管能力低等,这些问题限制了血管类器官在血管研究以及临床转化的 潜力。 2025 年 6 月 1 3 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血管稳态与重构全国重点实验室/细胞稳态与衰老性重大疾病北京研究中心 王凯 课题组与美国哈佛医学院/波士顿儿 童医院 Juan Melero-Martin 团队合作 ( 博士后 公丽岩 为第一作者) 在 Cell Stem Cell 期刊发表了题为: Rapid generation of functional vascular organoids via ...
AI设计人类增强子!超越天然增强子,短至50bp也能实现细胞特异性
生物世界· 2025-06-05 11:43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在 基因治疗 领域和 合成生物学 领域,科学家们一直面临一个关键挑战:如何让基因只在特定细胞中表 达,从而避免对无关组织或细胞的伤害或影响。 近日, 华盛顿大学和 Altius 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 迭代深度学习技术 , 成功设计出比天然 增强子更高效、更简洁的合成增强子 (短至 50bp) ,在人类细胞中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细胞类型特异性。 该研究以: Iterative deep learning design of human enhancers exploits condensed sequence grammar to achieve cell-type specificity 为题,于 2025 年 6 月 4 日发表在了 Cell 子刊 Cell Systems 上。 基因疗法如同一辆辆开往疾病组织的救护车,但如何让这些"救护车"准确抵达目标而不走错路?关键在于 增强子 (enhancer) ——基因组中调控基因表达开关的调控元件。 传统的增强子发现面临三大困境: 1、海量筛选难题:人类基因组包含数百万候选增强子,天然增强子平均长度达 500-10 ...
转录因子协同作用机制揭示
科技日报· 2025-05-28 09:20
为何出现发育异常?癌症等疾病因何产生?记者5月26日从同济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同济大学 附属东方医院尹贻蒙团队与剑桥大学团队合作,突破了单转录因子调控基因的传统研究模式。研究表 明,不同转录因子通过协同作用识别新型DNA序列,并参与胚胎发育等生命活动,而识别的新型DNA 序列的突变与发育异常、癌症等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 然》。 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协同作用致使800多对转录因子识别的新型DNA序列发生改变。 人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切信息都蕴藏在人类基因组之中。转录因子常以协同作用方式解读不同 DNA序列所蕴含的各类信息,通过调控基因的时空特异性表达,参与细胞所有生命活动。若转录因子 或其识别的DNA序列发生突变,就极有可能引发发育异常,甚至导致癌症等多种疾病的产生。 这一发现,为发育异常和癌症等各类疾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思路。(黄艾娇 记者王春) 原标题:转录因子协同作用机制揭示 为了深入探究转录因子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研究团队借助高通量筛选技术和计算生物学手段,对 5.8万余种转录因子组合是否可协同识别DNA进行了系统性评估,鉴定出2198对具有协同作用的转录因 ...